《认识角》教学设计
课程版本
北师大版
年
级
二年级
课
题
《认识角》
主要教法
引导探究法
创景激趣法
操作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2.能力目标:渗透学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合作的学习习惯。3.素质目标: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准确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准备
小三角板和纸条等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法与学法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揭示主题多媒体出示小马过河的故事。有一天,小马妈妈对正在玩耍的小马说:“你能帮妈妈做一些事吗?”小马说:“好的,什么事?”马妈妈说:“你把这口袋麦子驮到河那边的磨房去磨了,注意过河时一定要在河边找到图上有角的地方过河,那儿的水不深不浅,刚刚好。”可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小马便跑了,可等小马来到河边一看,它可傻了,河边的图上哪儿有角呢?小朋友们,你能帮小马找到河边哪儿有角吗?学导集合
探究新知1.摸一摸。教师:拿出一个三角板演示摸角,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用手摸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并让学生说说摸角后有什么感觉。2.指一指。(1).师出示事物挂图引导观察。(2).启发学生观察你身边那些事物中有角?指出来。3.摆一摆。
(1)用两根小棒摆一个角看一看,摸一摸,感知角。4.认一认。(课件演示)角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并板书。(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于一个点而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5.找一找。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现在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找,看谁的角找得又快又准。
(2)学生汇报,师补充。
(3)同桌合作指出课本67页图上的角。6.做角。(1).师出示活动角,演示角的大小变化。(拉大、拉小)(2).学生做角,并比较大小。7.出示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两个角进行比较。(课件展示)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8.形成表象。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形状及角的各部分名称。三、练习反馈
内化新知
1.诊断角。(课件展示)
2.数一数。(课件展示)
3.独立完成68页的第二题。四、知识扩展学生实践:用线拉成一个角。五、呼应开头
总结全课多媒体出示画面师:现在谁能帮助小马?让小马过河?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师: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听别人说话一定要有耐心有礼貌,不能像小马那样,一定要做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你们说对马?六、作业:P68的1、2题
情景教学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直观演示
看一看,摸一摸。观一观,指一指。操作法摆一摆,想一想。课件演示想一想,找一找。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练习法实践操作
通过故事导入,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让学生用眼看,动手摸,利用多种感官接触角,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角,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角的组成,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从事物抽象出数学中的角进步感知。通过教师演示,课件可见演示,学生操作,得出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为了巩固所学新知。整个练习由易到难阶梯上升,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激情总结,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适时进行了德育,真可谓“一举三得”。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顶点
边
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