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填空题强化练习(一)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一金属球,它在空气中称得7.6N,浸入某液体中称得6.62N,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2.在水下施工时,需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钢绳吊一边长为2m的正方体构件缓缓进入水中,构件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随着h的增加,钢绳的拉力F和构件所受的浮力F浮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反映F浮随h的变化图线是
,(填1或2),则构件完全浸入水中时的浮力为
N。
(g=10N/kg)
3.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6.学了阿基米德定律后,对实心物体的沉浮条件以可推理如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时,
物体就上浮;当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时,
物体就下沉;当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悬浮。(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______、浮力表达式为______。(液体密度ρ液和g也是已知量)
8.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密度为___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9.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面处海水的密度为1022Kg/m3,而在5000m深处,由于海水被压缩,海水的密度为1050Kg/m3。“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所受浮力将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潜水器的总体约为80
m3,则在5000m深处,潜水器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_牛(g=10N/kg)。
10.某校教学楼前水池中放养的金鱼吸引了很多学生,可是时间一长,有些鱼儿会死去。经过调查,水塘中水的密度增大到1.05×103kg/m3时就不适宜鱼类生存。于是,同学们找来一根长1.2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木条底端嵌入适当的重物,总重4.9N(重物体积忽略不计)。使木条直立漂浮在水中,做好标记后就可以监测学校水塘中水的密度了。先将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0.20m,在木条上画上标线,求出木条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N。然后将木条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水中,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_______m。(保留2位小数)
1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___________(“升高”或“降低”),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
_____________,以加强制冷效果;
(3)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____________李子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如图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水的深度为H,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依旧漂浮状态),则h_________;H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
铁钉越尖,越易钉入木板,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
14.小球放入盛满酒精(密度为0.8×103k
g/m3)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从杯中溢出8
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_________8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寒假小美在海洋公园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北极熊又名白熊,但它的毛并非白色,而是中空透明的小管子,只有紫外线才能透过小管子,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请回答:
(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它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_____现象。
(2)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图,北极熊重618千克,跳上浮冰A后,A仍处于漂浮状态,则A比原来多浸入的体积为___。(海水密度为1.03×103千克/m3)。
16.在用天平测石块所受浮力的实验中,小刚先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g;然后,再把用细线拴好的石块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请你根据图景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N。(g取10牛/千克)
17.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入股所示(途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①在上诉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_____________,属理想化推论的有_____________;
②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
③该理想实验__________(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小明在学完浮力知识后,用如下器材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2)仔细观察上述步骤的示意图,期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甲乙丙丁戊中的____________;
(3)这次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丁戊”四个示意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关系式_____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能测出铁块的密度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F1、F2、F3、F4和ρ水)
18.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
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
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l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N?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kg?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
(
2
)
(
1
)
参考答案
1.0.98
0.98
【详解】
[1]金属球浸在液体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这是因为石块此时受到了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作用,金属球所受的浮力大小
F浮=G?F示=7.6N?6.62N=0.98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石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为0.98N。
2.2;8×104N
【分析】
先分析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而钢丝绳的拉力等于构件的重力减去浮力,即钢丝绳对构件拉力先减小后不变,找出符合浮力变化的图象;
根据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进行分析得出,当构件全部淹没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则构件受到的浮力最大.
【详解】
由图甲可知,物体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是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
当物体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图中反映F浮随h变化的图线是②;
由图乙可知,当物体浸没后所受的拉力
F=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m)3=8.0×104N
故答案为2;8.0×104.
3.8
上浮
【解析】
【详解】
[1]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2]
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大于物体的自重5N,因此物体要上浮。
4.变小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的压强公式;石块和玩具气球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逐渐增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石块和气球受到压强的变化;
由压强的变化得到气球体积的变化,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
【详解】
石块和玩具气球在水中下沉,所处深度增大,∵p=ρgh,∴石块和玩具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这样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它们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
∵F浮=ρ水gV排,ρ水不变,∴它们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5.0.16
【详解】
已知“全碳气凝胶”的质量m=0.016g,体积V=100cm3,
则它的密度:
ρ=
==1.6×10?4g/cm3=0.16kg/m3
6.小于
大于
等于
【详解】
[1]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上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
因物体浸没,V排=V,所以。即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
物体就上浮。
[2]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F浮,
因物体浸没,V排=V,所以。即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
物体就下沉。
[3]实心物体悬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
因物体浸没,V排=V,所以。即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
物体就悬浮。
7.ρ液gh2S
ρ液gS(h2-h1)
【详解】
[1]读题知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下表面所受压强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2]同理,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因为浸没在液体中,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浮力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表达式为
也可先计算出长方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V物=(h2-h1)S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得出
F浮=ρ液V排g=ρ液gS(h2-h1)
8.2.5
0.2
【详解】
[1]石头的质量
m===0.05kg=50g
石头的体积
V=60mL-40mL=20mL=20
石头的密度
===2.5g/
[2]根据称重法可得,石头受到的浮力为
=G-=0.5N-0.3N=0.2N
9.增大
增大
8.4×105
【详解】
[1]根据压强的公式p=可以判断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增大;
[2]由题意可知越往下海水的密度越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增大;
[3]潜水器在5000m深度受到的浮力:
F浮=ρ海水gV=1.050×103kg/m3×10N/kg×80m3=8.4×105N。
10.4.9N,
0.05m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木条在足够深的清水中处于漂浮状态,
则木条受到的浮力:
F浮=G木=4.9N;
[2]木条浸入清水中的深度:
h=H-h露出=1.2m-0.2m=1m,
设木条的横截面积为S,将木条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水中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
因木条在两种水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ρ水gSh=ρ水′gSh′,
h′=h=×1m≈0.95m,
木条露出水面的长度:
h露出′=H-h′=1.2m-0.95m=0.25m.
11.升高
对流
大于
小于
【详解】
(1)[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2)[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夏天送冷气时,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所以下降,热空气密度小,所以上升,这样有利于形成对流,加强制冷效果。
(3)[3][4]西瓜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
F浮=G瓜
西瓜的密度
ρ瓜<ρ水
由于李子在水中下沉,所以李子受到的浮力
F浮′李子的密度
ρ李子>ρ水
由于G瓜>G李子,得
F浮>F浮′
得
ρ李子>ρ瓜
12.减少
不变
【详解】
[1]由题知,木质小容器里的水增多、自重增大,
∵加水后木质容器仍漂浮,
∴木质容器受浮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浸入水的体积变大,
∴h将减小。
[2]设L为容器在水下的长度,S为容器的底面积,
∵木质容器漂浮,
∴增加的浮力等于取出的水的重力,即△F浮=m水g,
∵F浮=ρ水gV排=ρ水gV,
∴取出的水的体积等于增加的排开水的体积,
∴容器内水深H不变.
13.增大
受力面积的大小
2:3
【详解】
(1)[1]由p=ρgh可得: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2]相同压力下,铁钉越尖,则钉与木板面上的压强越大,故越易钉入木板,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3)[3]由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可得,,所以=,则=,=
因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此时的压力即为重力,所以====,所以==。
14.大于
【详解】
把一小球放人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此时受到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则小球的质量大于8g;又因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即排开水的质量等于小球的质量,大于8g。
15.适应
0.6m3
【详解】
(1)[1]北极熊长有如此特殊的毛,这是它对极地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
(2)[2]要使熊跳到冰A上,A仍处于漂浮状态,增加的浮力等于北极熊的重力,多浸入水的体积为北极熊排开水的体积,
北极熊的重力:
G=mg=618kg×10N/kg=6180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海水gV排得:
V排==
=0.6m3.
16.80g
0.33N
【解析】
【详解】
[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50g+20g+10g=80g;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示数为:
m′=100g+10g+3g=113g,
则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m′?m)g=(113g?80g)×10?3kg×10N/kg=0.33N.
17.D
ABC
DABC
否
乙
戊乙甲丙丁
F1—F2=F3—F4
或
【详解】
①
D.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是事实;
A.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是假设;
B.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与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是在假设基础上进行的推论;
②.
合理的实验步骤是:D.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A.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C.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即实验步骤是DABC。
③.
该理想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还需要推理。
(1)由图知,乙图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物体浸在水中时,溢出水的体积不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会影响G排的测量;
(2)操作时,为了正确测出排出水的重力,应先测空桶的重力;
要测量浮力,需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后将其浸入水中,测出拉力,所以所以顺序应为戊、甲、丙、丁(或甲、戊、丙、丁);
(3)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F浮=F1?F2;G排=F3?F4,所以如果F1?F2=F3?F4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由题意知,F浮=F1?F2或F浮=F3?F4,由F浮=ρ液gV排得,
V=V排=
=或V=V排=
物体的密度ρ=
==
=或ρ===
=.
18.增大
F1-F3
F4-F2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
【详解】
(1)[1]
图甲中,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增大;
(2)[2]
根据称重法可知,石块的重力为F1,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所以石块所受的浮力为F1-F3;
[3]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所以排出水的重力F4-F2;
[4]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或F1-F3=F4-F2)。
19.(1)
0.8N;(2)
0.12kg;(3)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
【详解】
(1)小筒底面积为1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
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
(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有:
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
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
此时物体的质量为: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体质量:
因液体密度、小筒底面积S、小筒质量都是定值,故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
答:(1)
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0.8N;
(2)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0.12kg;
(3)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的深度)是均匀的。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