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行路难
(唐)李
白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2、体会诗人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3、背诵这首诗。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
,号
,人称
,与杜甫并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
诗人。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李杜
浪漫主义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明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这首《行路难》可能是其离京时所作。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诗主要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情怀,既有悲愤之词,也有“长风破浪”之志。
写作背景
太白醉酒图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歌朗读
金杯里的清酒,每斗要十千钱,玉盘里珍贵的食物,算起来要值万钱。有这样丰美的酒席,我却停下了酒杯,丟下了筷子,无法下咽。因为心中有了感触,便拔出剑來想要舞弄,然而向四下环视一回,却觉得心中茫然若失。
古诗散译
1---4句
我想要渡过黄河,怎奈冻结的冰块把河水塞住了;我预备到太行山上去,可是又下着满天的大雪。空闲的时候,垂着钓钩,坐在碧绿的溪水上面。忽然做起梦来,好像要坐了船到太阳那边去。
古诗散译
5---8句
唉!路难走呀!路难走呀!从前走过许多分岔路,如今我身在何处呢?假使我有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机会,我便能鼓起风帆,直渡过大海那边去!
古诗散译
9---14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前四句写京城友人为李白践行。面对美酒佳肴,由于心情苦闷而无法下咽。
“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十千”“万钱”形容美酒佳肴的价格很高。
夸张
“停”“投”“拔”“顾”写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反映作者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诗歌赏读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1、2句描绘了隆重而盛大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观失望的情绪(以乐景写哀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舟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位古人,开始在政治上也不得志,但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提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激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这两句暗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
五六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抒写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无奈的心情。(比喻、对偶)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连用四个短句、用反复修辞,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远大
的志向得以施展。
引用典故
宗悫
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杯拔剑的苦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太行的设想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吕尚伊尹的自比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艰难的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帆沧海的憧憬
1、3、5句都是描写客观现实的。
2、4、6句都是表现主观思想的。
行
路
难
诗歌可分几层?
三层:
1.美食难下咽,拔剑心茫然
2.仕途受阻,望得重用
3.叹行路难,述信念追求
1、(1、2)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合作研读
描绘了隆重而盛大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观失望的情绪。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1---4句
1、
(5、6)句紧承“心茫然”,想像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有什么象征意义?
2、
(7、8句)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合作研读
比喻、对偶的修辞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化用了姜太公溪边钓鱼得遇周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两个典故,含蓄表达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与信心。
5---8句
1、
(9--12)句在句式和修辞上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2、诗歌的最后两句(13、14)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合作研读
四个短句,用反复修辞,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最后两句暗用典故,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9---14句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读诗赏图,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合作研读
}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苦闷、抑郁、悲愤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
从古人那里得到安慰,对自己重回朝廷还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清酒,珍馐
停、投、拔、顾
冰塞川
雪满山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苦闷、抑郁、悲愤)
(痛苦、失望)
(希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自信、执着、乐观)
小结: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小结: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李白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希望像姜太公、伊尹那样建功立业,却屡遭挫折;虽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却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是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李白强烈的感情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主旨
既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也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六、课堂练习(填空)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
。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的句子
,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3、诗中运用典故激励自己从而增强信心和决心的句子
是:
4、诗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并起到鼓舞人心作用
的句子是:
5.诗中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仍心存被起用的希望
(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
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诗中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
的句子:
7.诗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
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课堂练习(选择题)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A
六、课堂练习(选择题)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既”是写实,也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B.“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个典故运用灵活,一隐一仕,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
D.
诗歌反映了诗人盼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激愤矛盾心理。
A
六、课堂练习(简答题)
1、这首诗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请赏析这两句。
明确:
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①意思: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即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②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③情感:直抒胸臆,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3、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4、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
信心。
5、诗中“渡黄河,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从“欲”“将”可以看出,是说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名
句
赏
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名
句
赏
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
看图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