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教学测试
历史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
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
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贤者
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2.《汉书》载:“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
秩皆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更名太守。”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部分沿袭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
B.郡守拥有下一级行政官员的任免权
C.边郡长史的职责和级别与郡守相同
D.郡守监察地方政治以强化中央集权
3.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文物可以直接反映出
定窑白瓷孩儿枕
钧窑玫瑰紫大花盆
唐三彩
A.原始制瓷业的基本特征
B.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历程
C.唐宋陶瓷业的烧制技术
D.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状况
2021年高三教学测试·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4.《唐摭言》记载:“(上)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
教中矣!”以下对科举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通过考试被引入统治集团B.为部分文人学士研究科技奠定基础
C.助推社会普遍持久读书风尚的形成D.使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5.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以下主张或言论属于朱熹
的有①“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②“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③“存
天理,去人欲”④“天地之化日新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某史著写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
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该史著是
A.《新唐书》
B.《资治通鉴》
C.《元史》
D.《清史稿》
中国某时期的古典文学形式,被后人评价为“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
致”,把多种多样的人物、故事、情节都揭示展览出来了。它是
A.战国楚辞
昌府武
汉代大赋
都州延平府
C.唐代诗歌
C茜
西
D.明清小说
于州府,米化3
8.右图是中国某时期的行政疆域图(局·河安府
雄州
部)。据此判断,该时期为
8世纪中期
嘉应州
B.13世纪末期
州府
16世纪中期
惠州府
D.19世纪初期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下列事件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②国人拍摄第一部京剧《定军山》片断的影片⑧第
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④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
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a
D.③②①④
10.“建筑师可以在这里研究建筑工程,庭园艺术在这儿也找着百科大全!它是供应
着城市的大水库,灌溉着郊区的一大片稻田。这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就是写
坏了我这只秃笔怎能说得周全!”该诗盛赞的景点被誉为
A.“桃花源里人家”
B.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C.“中国画里的乡村”
D.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2021年高三教学测试·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2021年高三教学测试历史卷
参考答案
202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C
B
B
C
D
D
B
D
C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C
B
C
B
A
B
A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1)举措:控制人口流动;提高商业赋税。(2分)
地位: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分)
消极影响: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2分)
(2)主张:否定(或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2分)作者:黄宗羲。(1分)
思想价值: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分,如答“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可同样得分)
27.
(1)主要表现:金银(货币)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贵金属大量涌入,导致西欧市场上的金银因数量急剧增加而贬值。(2分)
(2)会议名称: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或布雷顿森林会议。(2分)
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分,如答“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也可得1分)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维护国际经济秩序。(2分)
28.
(1)A:土地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2分)
创新之处: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提出“工农武装割据”);(2分,写“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得1分)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分)
(2)特点:具有广泛性;具有代表性。(2分,如答“很多代表来源于基层”也可给1分,总分不超过2分)
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3)选择阐述①。确立不结盟政策;实施对外开放(写“设立经济特区”等具体史实得1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写“恢复世界银行合法代表权”等具体史实得1分);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选择阐述②。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新概括,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之一。(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29.
(1)含义:城邦。(1分)
特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往往是工商业和文化的中心;有共同的信仰和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答出任意四点得4分)
(2)新变化:移民数量急剧增长;从被迫移民为主到自由移民为主;(2分)
原因:欧洲持续性的人口大爆炸;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交通工具的进步。(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3)相同原因:德国日益专制的政局限制了自由与平等。(2分)
史实:一战爆发时,他在仅有4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上签字;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并奔走呼号;二战爆发前后,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