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教学测试
生物试题卷
(202109)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磷元素参与形成多种物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含有磷元素的是
A.核苷酸
B.脂肪酸
C.丙氨酸
D.丙酮酸
2.下列人类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是
A.猫叫综合征
B.21三体综合征
C.葛莱弗德氏综合征(XXY)
D.特纳氏综合征(Xo)
3.中国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排放达到最大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通过各种方式抵消CO2的排放,实现CO2的“零排放”),这体现了中国作为
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CO2排放
B.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C.为早日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应增加CO2排放
D.为早日实现“碳中和”,应在草原上大规模植树造林
4.胆固醇在血浆中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
体结合,然后被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DL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细胞
C.载脂蛋白的分泌依靠溶酶体
B.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磷脂
细跑凋亡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载脂蛋白减少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A.细胞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衰老的细胞才会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质不再合成
D.人为诱导细胞凋亡仍属于编程性细胞死亡
6.下列生理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
C.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B.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D.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7.经过多年努力,大熊猫野外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野外大熊
猫歌量逐年上升我国宣布将大熊猫从濒危物种调整为易危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熊猫数量的上升,目前可以取消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B.自然保护区生境的改善使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逐渐上升
C.对保护区内大熊猫数量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对大熊猫的重点保护降低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高三基础测试生物·试题卷第1页(共8页
8.下列关于人工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可用于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能通过定向突变而较快地改良生物性状
D.杂交育种一般需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
①-
9.某DNA分子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腺嘌呤
B.②也存在于RNA中
C.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
D.若一条链中AT占48%,则DNA分子中G占26%
②Q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一个物种可以具有多个基因库
C.每个个体的大多数基因座位是杂合的
D.小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幅度大于大种群
11.绿豆芽由绿豆在遮光条件下萌发而成,生长过程中
可溶性糖/gkg1
可溶性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糖)的含量变化如图所120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绿豆芽伸长
B.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是因为淀粉合成增加
C.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固定增加
2345生长天数
D.绿豆芽生长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先减少后增加
12.光电比色法是生物学中定量测定物质含量的常用方法。下列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测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显色剂发生反应后,形成橙黄色产物
B.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锌的作用是使亚硝酸盐形成沉淀析出
C.在5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是因为该波长的光最容易透过待测液
D.若实验前己有标准曲线,测定样品时仍需要以水作对照
13.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具有最适pH。右图
是pH对胃蛋白酶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
A.实验前将胃蛋白酶加入到蒸馏水中,制成胃蛋白酶液
B.实验中可用单位时间底物的消耗量表示酶促反应速率
C.相比于其他组,pH=2组实验后胃蛋白酶含量最低
D.为排除微生物干扰,应将胃蛋白酶液煮沸后冷却待用
14.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半决赛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
录,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百米跑的能量需求超过了肌肉的需氧呼
吸能力,会产生“氧债”,运动结束后,呼吸将高于安静状态,以偿还“氧债”。偿还
氧债”时,O2用于
A.参与乳酸的氧化分解
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大量ATP
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H和c生成H2O
高三基础测试生物·试题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