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4.1
函数
第四章
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BS)
教学课件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并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阅读课本第75、76页:
1、看图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2、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可以从几个层次来就理解?
3、函数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什么?
4、自变量取值范围根据什么确定?
自学指导
合作交流
2、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可以从几个层次来就理解?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
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1)两个变量,(2)一个x值确定一个y值
3、函数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是什么?
(1)图象法
;
(2)列表法
;
(3)关系式法。
4、自变量取值范围根据什么确定?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景。
课本上的3道题目中的问题反应了函数具有的共同特点
是什么?
课堂精讲
上面的三个问题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时间
t
、相应的高度
h
;
②层数n、物体总数y;
③摄氏温度t
、热力学温度T.
共同特点: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
讨论:
1.y与x
的图象如图所示,问y是x的函数吗?
x
y
o
1
2
-2
变式:下列各图中,x是自变量,则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例1
下列关于变量x
,y
的关系式:?y
=2x+3;?y
=x2+3;?y
=2|x|;④
;⑤y2-3x=10,其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
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关键是看当一个变量确定时,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方法
一个x值有两个y
值与它对应
例2
汽车的油箱中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解:(1)
函数关系式为:
y
=
50-0.1x
0.1x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叫做函数的关系式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
由x≥0及50-0.1x
≥0
得 0
≤
x
≤
500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0
≤
x
≤
500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各变量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归纳
汽车行驶里程,油箱中的油量均不能为负数!
1.设路程为s,时间为t,速度为v,当v=60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
,这个关系式中,
是常量
是变量,
是
的函数.
60
s=60t
t和s
s
t
2.油箱中有油30kg,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1h流完,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kg)与流出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3、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
0
.
-1
.
-2
-2
x取全体实数
x取全体实数
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全体.
4、已知函数
(1)求当x=2,3,-3时,函数的值;
(2)求当x取什么值时,函数的值为0.
解:(1)当x=2时,y=
;
当x=3时,y=
;
当x=-3时,y=7;
(2)令
解得x=
即当x=
时,y=0.
把自变量x的值带入关系式中,即可求出函数的值.
课堂小结
函数
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常量
函数的关系式:三种表示方法
函数值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