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3课时
角的分类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各种角的意义。?
难点:区分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
组织学生在作业本上量一量,标明每个角的度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的,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的这些角应怎样分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哪些角可以分为一类??
4.角有大有小,为了将它们加以区别,我们将角进行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直角。?
(1)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
(板书:90°的角叫做直角)?
(2)说说身边哪些角是直角。?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课件演示。?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2)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3.认识平角。?
(1)课件显示一个锐角,一条边旋转,观察角的变化。?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由此可见,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当旋转到一边与不动的另一边拉平时,问:这是不是一个角?是多少度?
(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演示折扇成一个平角,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平角。?
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
1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4.认识周角。?
(1)用上面的方法认识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2)演示折扇成一个周角,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周角。?
5.讨论:一条直线是平角,这种说法对吗??
一条射线是周角,这种说法对吗??
6.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说明这样解答的理由。教师归纳并板书:?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
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实践应用?
1.指一指:一幅三角尺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
2.拼一拼:用一幅三角尺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
3.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方框里。?
30°
105°
155°
45°
90°?
180°
75°
175°
89°
24°?
锐角
直角
钝角?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有很多种角,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自学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了各种角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
。?
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
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量角。?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
(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
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
(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
(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图中的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点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教材“练习七”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
4.教材“练习七”第3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七”第4题。?
(1)量出图中4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2)∠1与∠3有什么关系?∠2与∠4呢??
(3)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动手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角的大小的实质问题,培养认真、细致和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也激发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4课时
画角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3。?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难点:对准相应的刻度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0°
90°
2.你能画出任意度数的角吗??
教师引出课题。?
(板书:画角)?
二、自主探究?
教学例3。出示例3。?
1.怎样画一个60°的角??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并动手试一试。?
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步骤。?
2.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归纳:?
板书:?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一点,再画一条射线。
(4)让学生试着画出60°的角。
想一想:量角器上两处都标了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呢?为什么?
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如果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向右就在内圈60°刻度处点上点;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刻度处点上点。?
3.画一个100°的角。?
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画一画,然后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些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
2.教材“练习七”第5题。?
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数写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画出与∠1和∠2同样大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谁画得标准。
3.教材“练习七”第6题。?
小组内议一议,再说一说这些角用三角尺怎样画的。教师归纳,再让学生独立拼一拼、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主动去发现找到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了角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难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
?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
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认识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课件显示)?
?
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直线除了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认识射线。?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
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名称
区别
联系
直线
没有端点,无限长
都是直
直的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5.认识角。?
(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注意与小于号“<”区别)?
记作:∠1
记作:∠2?
读作:角1
读作:角2?
(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角。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教材“练习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各种线会经常出现;通过画图、对比很快找到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真正理解角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