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二)》(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认识(二)》(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10:1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二)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找圆心”的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折纸活动,利用经验找出这个圆的圆心,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的特点。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借助折纸活动,探索圆的轴对称性以及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已逐步形成。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比较强,他们有能力去探索,发现,总结一些圆的特征,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很好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五、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在折纸活动中体会圆的特征。
六、教具准备:圆形纸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入
1、提问:我们都学习过圆的哪些知识?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3、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索圆的其他特征。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
【设计意图:圆是这学期新学习的知识,在进行后续学习之前,有必要把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1)回忆: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呢?请用一个圆形纸片折一折,试一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折,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2、探究已学图形中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哪些?
(2)独立尝试填表,小组交流,全班用投影进行展示。
拿出自己提前准备的各种图形的纸片,折一折,看一看,再填表。
图形名称
正方形
有几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结合操作活动,讨论、填表梳理已学过的图形的对称性。特别强ID到理解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对称图形,从而深刻认识圆的独特性:只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想办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
(1)操作:利用手中的圆心纸片,通过折一折等办法找出圆心。(可以先把圆对折再对折,也可以任意方向折两次)
(2)交流:直径(对称轴)都通过圆心,所以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不仅可以找到一个圆的圆心,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这是普遍化的思维策略:找两条直径来确定圆心,是找两个集合的交集,叫交轨法。】
4、画对称轴。
强调:画对称轴要用虚线,且两端要出头。
学生独立完成,大屏幕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轴对称图形的2条对称轴。
2、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1)1元硬币的直径是(
)毫米。
(2)照样子量一量1角和5角硬币的直径。
3、图中圆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4.剪下附页图1的圆、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标出中心点A,并
将各个图形分别与下面相对应的图形重合,然后沿中心点A转
动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全课,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板书
圆的认识(二)
圆是轴对称图形,(无数条对称轴)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