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4科学观察和科学测量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
B.温度计
C.放大镜
D.显微镜
【答案】B
【解析】A、玻璃棒是用来搅拌、引流等作用,不是观察借助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测量后有具体的数值,属于定量观察,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进行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D、用显微镜进行的观察属于定性观察,不符合题意。
2.-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答案】D
【解析】解:“-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摄氏温度表示法,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
题基础性强,考查学生对温度的表示方法,读数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3.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分别用0℃和100℃表示。
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摄氏温度规定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4.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千克
C.一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0.5米2
D.一个保温杯的容积为50分米3
【答案】A
【解析】A.一个人身高大约1.7m,而餐桌的桌面大致在腰间,即:1.7m×=0.85m=80cm,故A符合实际;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而120kg太大了,故B不合实际;
C.一张试卷的长大约30cm,宽大约20cm,那么面积为:30cm×20cm=600cm2=0.06m2,故C不合题意;
D.一个保温杯大约高20cm,底面直径10cm,那么它的容积大约为:
V=Sh=3.14×(10cm÷2)2×20cm=1570cm3=1.57dm3,而50dm3太大了,故D不合实际。
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蜡烛外焰的温度
【答案】C.
【解析】A、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左右,故C符合题意;
D、蜡烛外焰的温度在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6.杭州外国语学校竞赛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答案】B
【解析】木尺受潮膨胀后,尺子变长了,刻度之间间隔变大了,这样的尺子测得结果比真实值小。
7.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示数降到0℃
B.体温计示数仍为38℃
C.体温计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D.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
【答案】B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低于原来体温计的示数38℃,那么它的液柱不会下降,只能保持原来的高度,即显示温度为38℃,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11mL
B.大于11mL
C.等于11mL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11mL。
9.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
C.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
D.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
【答案】D
【解析】解: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这样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均匀,测量不准确,故A错误;B、玻璃泡的容积过小,盛的液体少,体积膨胀不明显,故B错误;CD、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①液体温度计的原理--热胀冷缩的性质;②玻璃管内径的粗细和玻璃泡的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
10.有些同学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如图是某苏打夹心饼干的一张说明书:
根据以上的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饼干
B.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
C.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
D.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是150g
【答案】D
【解析】A.根据“避免放于日晒、高温或潮湿的地方”可知,该如何存放饼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保质期:12个月”可知,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配料表,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净含量150g,我们可以知道一袋饼干的质量,但是不能知道饼干的体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子的边长为0.98m,将此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则这张小桌子的实际边长(
)
A.大于0.98m
B.小于0.98m
C.等于0.98m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该同学用此米尺测量一张小桌子的边长为0.98m,因为这把米尺的分度值大于实际值,所以课桌的实际长度应当大于0.98m。
12.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
D.38℃和38.5℃
【答案】D
【解析】解: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
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
故选D.
二、填空题
13.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__,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属于________。
【答案】定性观察;定量观察
【解析】根据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可知,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时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定性观察,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于定量观察。
故答案为:定性观察;定量观察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答案】39.
【解析】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液面在零刻度以上,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15.如图所示,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时可离开被测物体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答案】乙;2℃;甲;35~42℃;0.1℃;38.5℃
【解析】如图所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温度计是乙,其分度值是2℃。
读数时可离开被测物体的温度计是甲,其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38.5℃。
16.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答案】;36。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在温度计上,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40”在“3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为。
17.在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可以测量体积的滴定管,用于量取液体。滴定管的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精确度是________。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如图甲)。使用时,
①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②读数时,视线、刻度、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滴加时,边观察实验变化,边控制用量。
④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的读数。调整液面在0刻度之后放出液体至如图乙所示,则该滴定管放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如果第一次读0刻度时平视,第二次时俯视刻度,则放出液体的体积比读出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0.1mL22.4mL偏大
【解析】由图可知,俯视时读数小于真实读数,所以倒出的液体体积偏大。
三、解答题
18.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彩色笔和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何如测量一块鹅卵石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鹅卵石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答案】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彩色笔在烧杯外侧沿水面做一圈标记
②将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并完全浸没,水面上升,用彩笔再次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鹅卵石,向烧杯中加水,直到与上面的标记齐平
④将烧杯中的部分水倒入量筒,直到烧杯中的水面与第一次所做标记齐平,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鹅卵石的体积。
【解析】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彩色笔在烧杯外侧沿水面做一圈标记;
②将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并完全浸没,水面上升,用彩笔再次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鹅卵石,向烧杯中加水,直到与上面的标记齐平;
④将烧杯中的部分水倒入量筒,直到烧杯中的水面与第一次所做标记齐平,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鹅卵石的体积。
19.子弹射入木块时,温度会升高许多,当汽枪的铅制的子弹射入木块后,有人估计它的温度能达到350℃,这个估计有问题吗?为什么?
【答案】答:子弹射入木块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子弹的温度会升高许多,已知铅的熔点是328℃,当射入木块后,仍然是固态,说明其温度没有超过熔点,因此温度不可能达到3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4科学观察和科学测量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
B.温度计
C.放大镜
D.显微镜
2.-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3.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
B.
C.
D.
4.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千克
C.一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0.5米2
D.一个保温杯的容积为50分米3
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蜡烛外焰的温度
6.杭州外国语学校竞赛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
A.体温计示数降到0℃
B.体温计示数仍为38℃
C.体温计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D.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
8.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11mL
B.大于11mL
C.等于11mL
D.无法确定
9.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
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
C.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
D.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
10.有些同学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如图是某苏打夹心饼干的一张说明书:
根据以上的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饼干
B.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后,可能已变质,故不能食用
C.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
D.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是150g
11.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子的边长为0.98m,将此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则这张小桌子的实际边长(
)
A.大于0.98m
B.小于0.98m
C.等于0.98m
D.无法判断
12.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
D.38℃和38.5℃
二、填空题
13.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__,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属于________。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15.如图所示,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时可离开被测物体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6.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17.在科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可以测量体积的滴定管,用于量取液体。滴定管的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精确度是________。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如图甲)。使用时,
①读数需有两次,第一次读数时必须先调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②读数时,视线、刻度、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滴加时,边观察实验变化,边控制用量。
④量取或滴定液体的体积=第二次的读数-第一次的读数。调整液面在0刻度之后放出液体至如图乙所示,则该滴定管放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如果第一次读0刻度时平视,第二次时俯视刻度,则放出液体的体积比读出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三、解答题
18.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彩色笔和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何如测量一块鹅卵石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鹅卵石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19.子弹射入木块时,温度会升高许多,当汽枪的铅制的子弹射入木块后,有人估计它的温度能达到350℃,这个估计有问题吗?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