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 七上 培优卷:1.5 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浙教版) 七上 培优卷:1.5 科学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10:16: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
1.你喜欢《科学》吗?我们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
2.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预测一片盐碱地上经过5-10年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就可从盐碱地变为良田。对此“预测”,你认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3.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下列有关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4.某同学把不慎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乒乓球恢复了球形。此过程中,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是(
)
A.温度
B.质量
C.密度
D.体积
5.小明家种植了许多西瓜,他的爸爸从种子市场买来了一种“8424”西瓜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合理施肥、适时治虫,西瓜开花结果,但是结的果实总是长不大,很多只有拳头大小。邻居家的另一品种的西瓜却长得非常好,对此现象,小明所作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种子品种有问题
B.化肥对结的果实有影响
C.治虫剂对结的果实有影响
D.气候不适宜
6.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7.本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8.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和提出问题
B.交流合作
C.建立猜想或假设
D.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9.小宇和同学们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很感兴趣,于是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蚯蚓的各种环境和蚯蚓的数量,如下表所示。则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推测适宜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地点
蚯蚓数量
水泥路上
0
垃圾很多的水槽边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0.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什么病
C.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D.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诊断
11.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
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12.小华同学在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时,获知: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列给出的现象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天空中的雷电,能劈倒地面的大树
B.将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
C.用金币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酸苦感
D.钩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痉挛
二、填空题
13.________和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14.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__,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属于________。
15.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平面内。想一想,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运动?记录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想一想,明信片下落的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
16.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请你仿照例子针对下列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1)例: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上浮和下沉?
①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有关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玲同学找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白色饮料瓶,并将其中一个涂成黑色,往两个瓶子中装入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水,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30分钟后,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日照时
间/分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色瓶中
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色瓶中
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18.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硫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气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4号瓶不充入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g·L-1)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min
出现
黄斑
较多
黄斑
大面积
变黄
整体
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4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
(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
1.你喜欢《科学》吗?我们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
【答案】D
【解析】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2.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预测一片盐碱地上经过5-10年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就可从盐碱地变为良田。对此“预测”,你认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袁隆平院士预测一片盐碱地上经过5-10年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就可从盐碱地变为良田,对此“预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故选B。
3.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下列有关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答案】C
【解析】解: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
B、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
C、对书本知识我们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但不是盲目地崇拜,要敢于质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验证其科学性,不正确;
D、多看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杂志和书籍,正确。
故选:C。
4.某同学把不慎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乒乓球恢复了球形。此过程中,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是(
)
A.温度
B.质量
C.密度
D.体积
【答案】B
5.小明家种植了许多西瓜,他的爸爸从种子市场买来了一种“8424”西瓜种子,经过精心培育、合理施肥、适时治虫,西瓜开花结果,但是结的果实总是长不大,很多只有拳头大小。邻居家的另一品种的西瓜却长得非常好,对此现象,小明所作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种子品种有问题
B.化肥对结的果实有影响
C.治虫剂对结的果实有影响
D.气候不适宜
【答案】D
【解析】小明家的西瓜和邻居家的西瓜所处的气候条件是一样的,所以气候不适宜这一猜想不合理。
6.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答案】C
【解析】判断是不是科学问题,看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属于客观可判断的事物,花卉哪种最漂亮,往往受不同人的主观影响,不属于科学问题
7.本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因此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做法和认识是不正确的.
故选:C.
8.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和提出问题
B.交流合作
C.建立猜想或假设
D.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答案】D
【解析】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D。
9.小宇和同学们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很感兴趣,于是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蚯蚓的各种环境和蚯蚓的数量,如下表所示。则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推测适宜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
地点
蚯蚓数量
水泥路上
0
垃圾很多的水槽边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数量最多。
10.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什么病
C.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D.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诊断
【答案】D
【解析】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故选D。
11.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
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答案】D
【解析】A、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干细沙子表面温度高,越往深处,温度越低,A说法正确。
B、干细沙子表面温度26℃,6厘米深处20℃,而湿泥土6厘米处温度21℃,所以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土快,B说法正确。
C、湿泥土表面24℃,干细沙表面温度为26℃,所以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C说法正确。
D、干细沙子6厘米深处20℃,而湿泥土6厘米处温度21℃,干细沙温度并不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2.小华同学在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时,获知: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列给出的现象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天空中的雷电,能劈倒地面的大树
B.将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
C.用金币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酸苦感
D.钩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痉挛
【答案】A
【解析】雷电能够劈倒大树,说明的是雷电做功,能量发生转化,不是电的产生,同时也没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参与。
二、填空题
13.________和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答案】观察;实验
【解析】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
14.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__,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属于________。
【答案】定性观察;定量观察
【解析】根据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叫定量观察。可知,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时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定性观察,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于定量观察。
故答案为:定性观察;定量观察
15.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平面内。想一想,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运动?记录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想一想,明信片下落的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
【答案】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
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解析】根据实验操作现象是: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猜测因素为: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故答案为: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16.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请你仿照例子针对下列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1)例: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上浮和下沉?
①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种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天为什么会下雨
②秋天,大雁为什么往南飞
(2)①种子在什么环境中容易发芽
②冰在什么情况下会熔化
【解析】此题涉及的是科学问题,而不是生活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求具有科学性,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解决。
17.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有关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玲同学找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白色饮料瓶,并将其中一个涂成黑色,往两个瓶子中装入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水,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经过30分钟后,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日照时
间/分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色瓶中
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色瓶中
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黑色饮料瓶比白色饮料瓶吸热本领强。
【解析】相同条件下,随着日照时间的增长,白色瓶和黑色瓶内水温都在升高,黑色瓶内水温升高得更快,说明黑色饮料瓶比白色饮料瓶吸热本领强。题目是将吸热本领的强弱转化为升温的快慢。
18.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硫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气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4号瓶不充入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g·L-1)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min
出现
黄斑
较多
黄斑
大面积
变黄
整体
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4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
(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是________。
【答案】(1)作对照(组)
(2)无色透明且气密性良好
(3)二氧化硫的浓度、受害时间(4)菠菜
【解析】(1)对照组应该是正常生长的一组,4号瓶不受二氧化硫污染,所以是对照组。(2)因为植物在阳光下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瓶子需透明,为了保证实验环境稳定,瓶子需密封。(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受害时间相同时,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随二氧化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二氧化硫浓度相同时,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随受害时间的增长而增大,故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受害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