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物种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B.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生物多样性在大气成分、地球表面温度等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任何一种物种一旦灭绝,还可以通过一些生物手段使灭绝的物种再生
2.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然而自然界中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正在急剧减少,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增多
B.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破坏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人类大量的捕杀
3.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
)
A.叶绿体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4.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要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原因是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提高所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C.有害生物很快被淘汰
D.会使境内生物种类增加
5.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同时建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维护区,费用达八千万元,你认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加大宣传力度
6.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
7.以下几类生物的细胞,只可能出现分裂过程而不可能出现分化过程的是(
)
A.草履虫
B.葫芦藓
C.含羞草
D.蜗牛
8.下列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种质库
C.制作标本
D.颁布、实施相关法律
9.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10.海洋探测船在例行探测任务中,发现在350米深处有乌贼、虾、蟹、鱼等,却没有绿色植物的踪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水温太低
D.水压太大
1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
)
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12.2012年4月间,洞庭湖水域发现十多条江豚死亡。据调查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中。一旦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经过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
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13.下列现象属于森林锐减而导致的是(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14.生态旅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目前比较广受推崇的旅游方式。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B.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C.可随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
15.如图是某水域三种单细胞藻类一年内群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表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藻类Ⅰ的数量总是最多
B.8月份水温较高,最适宜三种藻类的生长
C.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的反应几乎相同
D.4月份三种藻类合计的数量最多
16.受今年夏季长江洪水的影响,湖北省长阳、宜都地区养殖网箱中近万吨外来鲟鱼、杂交鲟鱼逃逸,这些鲟鱼目前已经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干流中,关于鲟鱼逃逸事件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逃逸的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和中华鲟基因完全相同
B.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进入长江可以增加物种数量,有利于生态平衡
C.长江中所有逃逸的各种鲟鱼和中华鲟都是同属生物
D.逃逸的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不会对长江生态产生影响
二、填空题
17.下图为不同因素对哺乳动物和鸟类威胁大小的条形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请你写出两条保护动物的措施:
①
;
②
。
18.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19.图中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同时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
,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①能形成赤潮;②能寄生在人体内;③能净化水体;④可以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利的是
(填序号)。
(4)与草履虫一样,
(任填一种)等生物也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20.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2019年曾有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麂踪迹。黑鹿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鹿科属,体型较大,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很多地区的这些珍稀保护动物都临灭绝。
(1)黑麂属于哺乳动物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
(2)黑鹿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瀕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1.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________。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________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________造成的。为了保护________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_,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圈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
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____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________(写一点措施即可)
23.(1)根据表格所列关系,请写出野猫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近年来,永宁公园管理处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解答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经过两年的适应期,可可西里藏羚羊已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已有300多只藏羚羊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铁路。据介绍,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和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台上,观赏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稀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2)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
(3)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保护藏羚羊等珍稀生物的做法给你的启示是:
25.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今天,地球上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大约每300年灭绝1种鸟,每8000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人类出现以后,大约80年就有1种鸟灭绝,1000年就有1种哺乳动物灭绝;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300年间,平均每4年灭绝1种鸟,每6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20世纪以来,每年就要灭绝1种鸟和1种哺乳动物;而在今天,地球上每天就有一个物种永远地消失了,有人估计,也许不久的将来,物种的消失速度将是每小时1种!
请你总结:
(1)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的因素为________。
(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
26.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衢州市最大的湖畔和生态湿地。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000多种。
(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________;
(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________这一特征来分类。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
乙
蜜蜂蚯蚓虾
(3)小菁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__。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物种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B.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生物多样性在大气成分、地球表面温度等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任何一种物种一旦灭绝,还可以通过一些生物手段使灭绝的物种再生
【答案】D
【解析】A.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材、工业原料等,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任何一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能再生,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2.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然而自然界中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正在急剧减少,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增多
B.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破坏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人类大量的捕杀
【答案】B
【解析】由资料显示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鸟类的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的性较大,因此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3.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
)
A.叶绿体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答案】A
【解析】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故答案为:A
4.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要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原因是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提高所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C.有害生物很快被淘汰
D.会使境内生物种类增加
【答案】B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故选:B
5.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同时建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维护区,费用达八千万元,你认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加大宣传力度
【答案】B
【解析】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B
6.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C.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
【答案】B
【解析】A: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故A错误;
B:就地保护指以各种类型的最新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故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会对我国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丰富我国的植物资源要从保护环境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做起。故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以下几类生物的细胞,只可能出现分裂过程而不可能出现分化过程的是(
)
A.草履虫
B.葫芦藓
C.含羞草
D.蜗牛
【答案】A
【解析】所给生物中,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通过分裂形成新细胞,但没有分化过程。而葫芦藓、含羞草和蜗牛都是多细胞生物,都需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由小长到大。
故答案为:A
8.下列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种质库
C.制作标本
D.颁布、实施相关法律
【答案】C
【解析】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
B、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因此建立种质库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制作标本以动植物为材料,故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颁布、实施相关法律贯彻落实保护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答案】A
【解析】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它们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摄食、排出废物、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等,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10.海洋探测船在例行探测任务中,发现在350米深处有乌贼、虾、蟹、鱼等,却没有绿色植物的踪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水温太低
D.水压太大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的,无光,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是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的,所以没有这一限制。
1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
)
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答案】B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选B。
12.2012年4月间,洞庭湖水域发现十多条江豚死亡。据调查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中。一旦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经过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
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答案】C
【解析】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退化会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危机,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角度看,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库在地球上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综合考虑应该选C。
13.下列现象属于森林锐减而导致的是(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答案】C
【解析】A、森林锐减,气候会变得更加干燥,A不符合题意。
B、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锐减会导致洪涝频发,B不符合题意。
C、森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森林锐减会使多种生物失去栖息地、失去食物,从而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C符合题意。
D、森林变成单一的农田后,许多物种会失去家园,从而导致物种丧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生态旅游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目前比较广受推崇的旅游方式。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B.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C.可随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
【答案】C
【解析】A.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属于直接使用价值,故A正确;
B.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有它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故B正确;
C.随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故C错误;
D.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食物、建筑材料、药物和其他工业原料,这属于直接使用价值,故D正确。
故选C。
15.如图是某水域三种单细胞藻类一年内群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表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藻类Ⅰ的数量总是最多
B.8月份水温较高,最适宜三种藻类的生长
C.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的反应几乎相同
D.4月份三种藻类合计的数量最多
【答案】D
【解析】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反应不同。藻类Ⅰ从4月份起明显减少,5月份后少于藻类Ⅱ;藻类Ⅱ随温度升高而增多,藻类Ⅲ数量变化不明显。4月份三种藻类的总量比8月份多。
16.受今年夏季长江洪水的影响,湖北省长阳、宜都地区养殖网箱中近万吨外来鲟鱼、杂交鲟鱼逃逸,这些鲟鱼目前已经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干流中,关于鲟鱼逃逸事件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逃逸的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和中华鲟基因完全相同
B.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进入长江可以增加物种数量,有利于生态平衡
C.长江中所有逃逸的各种鲟鱼和中华鲟都是同属生物
D.逃逸的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不会对长江生态产生影响
【答案】C
【解析】A.逃逸的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和中华鲟基因不同,A不合题意;B
D.黑龙江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进入长江,可能对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造成灾难性的影响,BD不合题意;
C.长江中所有逃逸的各种鲟鱼和中华鲟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同属生物;C符合题意,D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7.下图为不同因素对哺乳动物和鸟类威胁大小的条形图。
根据上图回答:
(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2)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请你写出两条保护动物的措施:
①
;
②
。
【答案】偷猎、栖息地的丧失;栖息地的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乱砍滥伐(合理即可);
【解析】相关的信息可以从威胁大小的条形图中得到。保护措施,合理均可,也可从受威胁的大小因素上进行分析,排除相关威胁因素。
18.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通过________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会运动
B.个体大小
C.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生活在水中
【答案】(1)细胞膜(2)C
【解析】(1)变形虫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而细胞膜具有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所以变形虫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草履虫与衣藻的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细胞膜;(2)C
19.图中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同时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
,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①能形成赤潮;②能寄生在人体内;③能净化水体;④可以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利的是
(填序号)。
(4)与草履虫一样,
(任填一种)等生物也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答案】反应;③④;变形虫(合理均可);
【解析】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这是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激性。
20.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2019年曾有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麂踪迹。黑鹿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鹿科属,体型较大,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很多地区的这些珍稀保护动物都临灭绝。
(1)黑麂属于哺乳动物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
(2)黑鹿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瀕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胎生、哺乳(2)栖息地丧失
【解析】(1)哺乳动物最重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黑麂是哺乳动物,所以最重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2)在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2019年曾有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麂踪迹。自然保护区是依法划出的给一些珍稀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从另一侧面也反应了,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2)栖息地丧失
21.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________。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________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________造成的。为了保护________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________,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________。
【答案】关系;有意义;栖息地;珍稀生物;自然环境;自然保护区
【解析】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如数量的增减)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丧失栖息地造成的。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关系;有意义;栖息地;珍稀生物;自然环境;自然保护区
三、实验探究题
22.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圈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
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____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________(写一点措施即可)
【答案】(1)物种多样性
(2)栖息地丧失;设立自然保护区
(3)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等
【解析】(1)由“金枪鱼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可知,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2)由数据分析可知,栖息地丧失在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比例最大,故可得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基于此,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设立自然保护区。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从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等角度来为保护濒危动物做出努力。
故答案为:(1)物种多样性;(2)栖息地丧失;设立自然保护区;(3)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等
23.(1)根据表格所列关系,请写出野猫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近年来,永宁公园管理处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1)D(2)植物→鱼→野猫(3)会减弱
【解析】(1)永宁江内所有的鱼有很多种,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更不是一个生态系统,故答案为D。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食物链的层级越少,能量减少得越少,野猫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鱼→野猫;
(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近年来,永宁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地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会减弱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解答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经过两年的适应期,可可西里藏羚羊已完全适应了青藏铁路。从2006年5月中旬开始,已有300多只藏羚羊安全、顺利地穿越了铁路。据介绍,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游客们将可以在列车内和铁路沿线设立的观景台上,观赏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珍稀物种。
(1)通过分析以上资料,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2)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采取了哪些措施?
(3)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保护藏羚羊等珍稀生物的做法给你的启示是:
【答案】哺乳;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充分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之和平共处,懂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合理即可);
【解析】(1)文中说藏羚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而属于哺乳类动物。
(2)具体的措施,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
(3)回答时围绕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理念。
25.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今天,地球上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大约每300年灭绝1种鸟,每8000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人类出现以后,大约80年就有1种鸟灭绝,1000年就有1种哺乳动物灭绝;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300年间,平均每4年灭绝1种鸟,每6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20世纪以来,每年就要灭绝1种鸟和1种哺乳动物;而在今天,地球上每天就有一个物种永远地消失了,有人估计,也许不久的将来,物种的消失速度将是每小时1种!
请你总结:
(1)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的因素为________。
(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
【答案】(1)人类的偷猎,栖息地的丧失等
(2)举报偷猎行为,宣传保护政策等
【解析】从以上资料可以发现,人类不珍惜生物,人为的破坏,比如人类的偷猎、生物的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的因素。举报偷猎行为,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1)人类的偷猎,栖息地的丧失等(2)举报偷猎行为,宣传保护政策等
26.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衢州市最大的湖畔和生态湿地。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000多种。
(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________;
(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________这一特征来分类。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
乙
蜜蜂蚯蚓虾
(3)小菁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1a有种子………………………………………P
1b无种子………………………………………2
2a有叶…………………………………………3
2b无叶…………………………………………Q
3a有根…………………………………………R
3b无根…………………………………………S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__。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1)恒定(2)体内有无脊椎(骨)(3)R(4)C
【解析】(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恒定,因为鸟类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为恒温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2)燕子、田鼠、草鱼、青蛙属于有脊椎动物,蜜蜂、蚯蚓、虾属于无脊椎动物,这是分类的依据。
(3)P有种子,有种子的植物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蕨类植物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的,P不符合题意。Q蕨类植物有叶子的,蕨的嫩叶可以食用,Q不符合题意;R有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R符合题意;S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S不符合题意。
(4)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水资源,使得动物喝了污染的水死亡,污染空气,动物长期吸入有毒气体,导致动物体质不好,加速死亡;乱砍乱伐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动物没有栖息之地,而建立保护公约是为了保护动物,因为考虑到湿地的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支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相信湿地为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其损失将不可弥补;期望现在及将来阻止湿地的被逐步侵蚀及丧失;承认季节性迁徙中的水禽可能超越国界,因此应被视为国际性资源;确信远见卓识的国内政策与协调一致国际行动相结合能够确保对湿地及其动植物的保护。现有163个缔约国。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也是保护动物的措施。
故答案为:(1)恒定(2)体内有无脊椎(骨)(3)R(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