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七上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助学练习卷(原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
2、下列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4、下列关于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滴管用完后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放回原瓶
D.
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用其吸取食盐水
5、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6、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菁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若此时你在实验室,你应该
(??
)
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帮助小菁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7、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
选项
操
作
测量结果
A
测量长度时将皮卷尺拉紧测量并读数
偏大
B
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大
8、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快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
大于实际体积
B.
等于实际体积
C.
小于实际体积
D.
无法判断
9、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10、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进行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事实依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11、走进实验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以下行为合理的是( )
A.
边吃零食边做实验
B.
随意闻气味
C.
同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可以睡会儿
D.
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
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3、在一次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徐同学对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金同学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是40mL和42mL,那么盐水的实际体积一定是(
)
A.小于40mL
B.等于40mL
C.小于42mL
D.大于42mL
14、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①②?
??????B.
②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1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
A.
??
?
B.
??
C.
??
?D.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6、根据甲、乙两图完成:????
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
的读数是________℃。
(2)图乙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c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17、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人”在说谎
B.
“火人”在说谎
C.
“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
D.
“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
(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________K。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乙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丙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19、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
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
(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
误?_
_。
20、科学中常用各种工具进行有关测量。使用图中两种工具时测量的结果是:
(1)硬币直径为
;温度为
。?
(2)若要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可行的是
。?
A.
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直径,然后求平均值
B.
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
C.
将同样的多枚硬币并排摆放,测出几枚的总直径,然后求出每枚的直径
D.
换用不同的人来测量
21、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V2-V1
。
(1)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
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2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图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右”)边移动;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第22题图)
23、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火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1)
根据上表数据,火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加热实验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放置在________位置较适宜。
(3)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现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
,
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球的反弹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1)请你也帮他们提出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时,将下列情形的篮球在100cm高处释放,反弹后的最高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上述_________的猜想,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0-7SZJF-16.TIF"
\
MERGEFORMAT
25、周末回家,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小周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
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
(2)从表格中的“?”,温度如图所示是
________℃。
[第25题(2)图]
[第25题(3)图]
若按表中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则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________。
26、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
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能够满足
________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
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方法: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把量
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
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水面接近恰好
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
A.
5毫升
B.
50毫升
C.
80毫升
D.
95毫升
2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市一中学的同学们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米3)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他
条件都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便有了一个想法“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用几根长度一样、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进行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50
20
10
5
3
泡泡产生的情况
不产生
难
较难
较易
容易
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泡泡产生因素的猜想
。?
(3)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四、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
,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F.……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改正后的步骤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
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30、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七上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助学练习卷(解析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
[解析]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正确;B.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容易引起失火,错误;C.
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酒精燃烧充分,温度高;正确;D.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用灯帽盖灭,正确。
[答案]B
2、下列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解析]测量的时候要注意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确,有些刻度尺比较厚,刻度尺应紧靠物体,也有刻度线磨损的情况,此时应该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书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A正确;B没有靠某一刻度线,导致读数不准确;C没有用有刻度一侧去靠近物体测量,不正确;D没有用零刻度线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对准物体进行测量,会导致误差较大,不正确。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解析]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可以使用其他没有磨损的刻度线,故A错误;
B、测量时,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产生的差异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B错误;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也不能说明完全没有误差,故C错误;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故D正确。
[答案]D
4、下列关于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滴管用完后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放回原瓶
D.
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用其吸取食盐水
[解析]A、B.
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错误;C.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用过后不必清洗,否则会将试剂稀释了.故C使用方法正确;D.
滴管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故D使用方法错误。
[答案]C
5、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解析]A、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干细沙子表面温度高,越往深处,温度越低,A说法正确。B、干细沙子表面温度26℃,6厘米深处20℃,而湿泥土6厘米处温度21℃,所以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土快,B说法正确。C、湿泥土表面24℃,干细沙表面温度为26℃,所以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C说法正确。D、干细沙子6厘米深处20℃,而湿泥土6厘米处温度21℃,干细沙温度并不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D说法错误。
[答案]D
6、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菁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若此时你在实验室,你应该
(??
)
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
B.帮助小菁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
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
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
[解析]A、水银在空气中会挥发,吸入人体会中毒,故A错误;
B、人体不能直接接触水银,否则会造成中毒,故B错误;
C、老师具备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进行安全处理,所以要报告老师,故C正确;
D、用纸盖住水银也不能保证同学们的安全,故D错误。
[答案]C
7、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
选项
操
作
测量结果
A
测量长度时将皮卷尺拉紧测量并读数
偏大
B
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在铅笔上没有紧密绕细铁丝
偏大
[解析]A、皮卷尺能被拉伸,所以测量长度时将皮卷尺拉紧测量并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A错误;
B、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仰视读数,那么测量结果会偏小,故B错误;
C、测量沸水的温度时,如果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那么温度计的示数会迅速下降,使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如果铁丝排列较为松散,那么测得的长度=头发丝直径和+空隙和,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答案]D
8、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快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
大于实际体积
B.
等于实际体积
C.
小于实际体积
D.
无法判断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俯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大V2偏小,故V偏小,故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
[答案]C
9、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解析]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为L1>L2
,
所以L2[答案]C
10、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是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进行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事实依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解析]“宇宙胚种论”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确实能够通过这些作出“宇宙胚种论”假设.但是假设毕竟是假设,由于事实证据太少,至今也不能否定也无法证实。现在人们认可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所以“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设,至今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
[答案]D
11、走进实验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以下行为合理的是( )
A.
边吃零食边做实验
B.
随意闻气味
C.
同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可以睡会儿
D.
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
[解析]A、在实验室中不允许吃零食,喝水,大声喧哗.故A不合理;B、对于化学药品,可能存在毒性,所以不能随便闻安全性未知的药品的气味,以防中毒.故B不合理;C、分组实验要求人人动手,相互协作,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故C不合理;D、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造成伤害事故,要及时报告老师,不能私自采取措施.故D合理。
[答案]D
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解析]A.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正确;B和C:为了控制变量,实验时应把不同种子都放在离鸟相同距离的地方,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B错误;C正确;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正确。
[答案]B
13、在一次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徐同学对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金同学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是40mL和42mL,那么盐水的实际体积一定是(
)
A.小于40mL
B.等于40mL
C.小于42mL
D.大于42mL
[解析]进行量筒读数时,应注意视线与液面的凹底相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由题意知,小徐同学按照要求读数,读数正确,小金同学未按照读数要求,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14、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
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
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①②?
??????B.
②③④???
????C.
④⑤???
????D.
①⑤
[解析]①对于183.6毫米这个测量结果,“3”对应的单位是毫米,“6”是估读值,符合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要求,故①合理;②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所以10毫升试管中加热水的体积在3毫升左右,故②不合理;③用100mL量筒的分度值一般为1ml,因此量取5.26mL的食盐水,测量误差较大,故③不合理;④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不可能精确到25.62℃,故④不合理;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量程和分度值都比较合适,故⑤合理。所以记录数据合理的是①⑤。
[答案]D
15、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
A.??
?B.??
C.
??
?D.
[解析]酒瓶的底面积为S=
?лd2
瓶中水的体积V水=Sl1=?лd2l1
,瓶中空气体积V空=Sl2=?лd2l2
,
酒瓶的容积为V瓶=V水+V空=?лd2l1
+?лd2l2
=
?лd2(l1+l2)
[答案]C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6、根据甲、乙两图完成:????
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
的读数是________℃。
(2)图乙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c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解析](1)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那么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36℃+0.1℃×5=36.5℃;(2)根据图乙可知,每个大格表示1cm,每个大格中有10个小格,因此分度值为:1cm÷10=0.1cm。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8.6cm-7cm=1.6cm,估读值为0.00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1.6cm+0.00cm=1.60cm。
[答案](1)热胀冷缩;36.5
(2)0.1;1.60
17、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人”在说谎
B.
“火人”在说谎
C.
“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
D.
“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
(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________K。
[解析](1)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所以物体的温度不能冷却至-1000℃.所以“冰人”在说谎;(2)T=t+273=-183+273=9
[答案](1)A
(2)9
18、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
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乙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
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丙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解析](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3)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均匀受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
(2)C
(3)1/3
;
预热
19、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
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
(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
误?_
_。
[解析](1)根据题目中可以看出好似探究温度对水蚤心脏搏动的影响的;(2)横向比较各组数据可以看出,在10℃时甲组数据明显不合适,而在30℃时甲组和丙组数据接近,所以有错的数据应该为乙组和丁组;(3)室温为20℃,所以在10℃和30℃时若时间过长,则会使水温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观察效果。
[答案](1)温度变化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甲组和丁组
(3)因为观察环境是在室温下,载玻片标本会吸热或放热,使温度接近室温
20、科学中常用各种工具进行有关测量。使用图中两种工具时测量的结果是:
(1)硬币直径为
;温度为
。?
(2)若要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可行的是
。?
A.
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直径,然后求平均值
B.
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
C.
将同样的多枚硬币并排摆放,测出几枚的总直径,然后求出每枚的直径
D.
换用不同的人来测量
[解析](1)图中硬币的直径7.50cm-5.00cm=2.50cm
;温度零下13摄氏度(-13℃)
(2)减小误差的文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换用精确度更高仪器等。
[答案](1)2.50
cm -13
℃ (2)AC
21、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V2-V1
。
(1)如图所示,甲同学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
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解析](1)由图知50mL被分成5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大小是10mL,所以量筒的最小刻度为10mL;小石块的体积为130mL-110mL=20mL=20cm3;(2)A、石块的体积与石块浸没在水中深度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会使读数偏小;
放入石块后,俯视读数
会使读数偏大,B符合题意;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会使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小,石块的体积偏小,C符合题意;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会使块和水的总体积偏大,石块的体积偏大,C符合题意。
(3)矿石从烧杯的水中取出时,矿石上带走一部分水,向量筒中所加水的要比矿石的实际体积大,才能到达矿石和水的总体积的刻度线。
[答案](1)10mL;20cm3
(2)B
C
(3)偏大
22、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图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右”)边移动;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甲
乙
[解析]图甲的球内气压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内气压增大则球内气压增大则液体被向下压,B点下降,若外界降温,则球内气压减小,球液面上升。图乙中若外界所升温,则瓶内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压增大使弯管内液柱向外(左)移动。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则需要温度稍有变化,液柱移动明显,则可以是瓶内容积增大或细弯管更细。
[答案]降低;左;细弯管再细一点
23、酒精灯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火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结果如下(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1)
根据上表数据,火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加热实验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放置在________位置较适宜。
(3)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现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
,
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解析](1)根据上表数据,火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焰心、外焰、内焰;(2)被加热物体应放在温度较高处加热,大约离灯芯2.5-3.5cm左右较为合适。(3)燃烧越充分温度才越高,但焰心部分空气(氧气)接触少燃烧不充分,所以温度相对较低。(4)添加酒精时应先熄火再加酒精,以免造成意外失火危险。
[答案](1)焰心、外焰、内焰
(2)离灯芯2.5-3.5cm
(3)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导致燃烧不充分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球的反弹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丙:球的反弹高度与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1)请你也帮他们提出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时,将下列情形的篮球在100cm高处释放,反弹后的最高点如图所示,其目
的是为了验证上述_________的猜想,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0-7SZJF-16.TIF"
\
MERGEFORMAT
[解析]探究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球的充气量及球下落高度有关,还可能与球的型号(制作材料)、质量、体积等因素有关;(2)球在100cm高度处释放,目的是控制高度、地面材料相等,只有一个变量是球的充气量;故验证的是猜想乙;由图可知,充气量足时球反弹高度最大,故结论:
相同条件下,球的充气量越足,反弹高度越大。
[答案](1)球的反弹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合理即可)
(2)乙
相同条件下,球的充气量越足,反弹高度越大
25、周末回家,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小周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
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
(2)从表格中的“?”,温度如图所示是
________℃。
[第25题(2)图]
[第25题(3)图]
(3)若按表中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则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________。
[解析](1)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大于酒精温度计,实验开始时热水温度达98℃,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开始时的热水温度。(2)图中温度为零上,每大格10℃,每小格1℃,计32℃。(3)按表格中的数据,水的温度在下降,且不均匀降温,开始降得快,后来越来越慢,故D符合题意。
[答案](1)水银温度计,其量程大于被测最高温度
(2)32
(3)D
26、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________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方法: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
把量
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
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水面接近恰好
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
A.
5毫升
B.
50毫升
C.
80毫升
D.
95毫升
[解析](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2)方法: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3)小石块体积(体积为15厘米3),5毫升、50毫升、80毫升、95毫升的水放入石块浸没后的总体积分别为20毫升、65毫升、95毫升和110毫升,其中前面三个都没有超过量程,故选ABC。
[答案](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2)
V0-V1。
(3)A
B
C
2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市一中学的同学们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米3)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他
条件都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2)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
[答案](1)变量
相同
(2)求平均值
28、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便有了一个想法“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用几根长度一样、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进行实验,并记录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50
20
10
5
3
泡泡产生的情况
不产生
难
较难
较易
容易
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泡泡产生因素的猜想
。?
(3)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使用同一种肥皂液,其他条件相同时,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2)根据吹泡泡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使用的肥皂液可以做出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还可能与吹泡泡时的吹气速度有关。(3)可选择肥皂液的浓度对吹泡泡产生的影响来进行研究,运用控制变量法,选取管子直径和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分别蘸浓度不同的肥皂液,用相同的吹气速度吹气,观察泡泡的产生情况。
[答案](1)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或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泡泡)
(2)泡泡的产生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能猜想泡泡产生与什么有关的均给分)
(3)取几根管径、长度相同的塑料管分别蘸浓度不同的肥皂液进行实验,观察泡泡的产生情况(能针对上述的猜想进行验证的均给分)
四、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9、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
,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F.……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改正后的步骤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
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解析与答案]
(1)A;C;用绕在笔杆上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DBEC
(3)A,B,C
30、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解析与答案](1)解:甲在实际温度
20℃到
80℃之间的刻度格数:78-14=64
格;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60/64℃-2
和
14
差
16
格,则温差为
16×60/64℃=15℃
20℃-15℃=5℃
(2)解:设实际温度为
t
时,与甲的示数相同(t-14)×60/64℃=(t-20),t=1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七上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助学练习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6、(1)
;
;(2)
;
;
17、(1)
;(2)
;
18、(1)
;
;(2)
;
(3)
;
;
19、(1)
;(2)
;
(3)
;
20、(1)
;
;(2)
;
21、(1)
;
;(2)
;
(3)
;
22、
;
;
;
23、(1)
、
、
;(2)
;
(3)
;(4)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4、(1)
;
(2)
;
;
25、(1)
;
(2)
;(3)
;
26、(1)
;(2)
;(3)
;
27、(1)
;
;(2)
;
28、(1)
;
(2)
;
(3)
;
四、解答题(第30题4分,第31题6分,共10分)
29、(1)
,
,
;
(2)
;(3)
;
30、(1)解:
(2)解:
学校
班级
学号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