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是第三单元最后一课,讲述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两汉时期除了政治、经济之外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秦汉历史的重要补充。
本课主要学习四目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分别反映的是两汉时期的科技、中医学、史学、宗教思想,展现了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科技文化领域的新突破,这些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
识读课本图片、史料,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同学们观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视频,在感受中国浓厚悠久文化的同时,思考视频里讲述了哪一发明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这一发明是哪一时期的科技成果?
师:同学们,我们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这段情境中感受了中国浓厚悠久的文化,其中讲述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一发明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走进两汉科技文化博物馆,了解两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果,感受中国浓厚悠久的文化。
展示:科技馆、医学馆、史学馆、宗教馆。
(二)新讲授。
第一篇:自主学习探成果
学习任务一:根据课文的内容,自主学习
1.科技馆:了解纸问世之前书写材质的变化,“蔡侯纸”有何特点?造纸术的改进与外传有何影响?
2.史学馆:了解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
3.医学馆: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它记载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又有何历史地位?
4.宗教馆:了解道教的创立和佛教的东传情况。
第二篇:丰富多彩观成果
1.科技馆:造纸术的改进
(1)纸的前辈: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世界的书写材料分析它们存在的缺点、不足。
(2)纸的发明:
出示材料:“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
教材P73图片资料: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这一图片作为研究西汉的第几手资料?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
证明了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
(3)纸的改进(新材料、新技术、新范围、新影响)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学习任务二:探究学习
材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题: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有什么优点?
答: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纸的制作:出示汉代造纸术的制作流程图片,学生代表详细讲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纸张制作复杂的过程,来之不易,珍惜纸张,节约用纸。
(5)纸的价值
学习任务三: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改进造纸术的意义?
(6)纸的传播
出示造纸术的传播线路图
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有什么意义?
结论:世界各国的造纸技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7)纸的今天
出示卡片:制造一吨白纸,需砍伐17棵树龄4年的大树!耗油1500升!
耗木材0.875吨!耗煤0.5吨!用水375吨!
结论:节约用纸,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纸张使用新理念——再生纸。
2.医学馆:建立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名人信息名片:
(1)医祖:
扁鹊——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从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2)医圣:
张仲景——新著作:《伤寒杂病论》
新理论: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
总结了疾病症候
提出了对症治疗
提出治未病理论
(3)神医:
华佗——新药品:麻沸散
新体操:五禽戏
新理念:运动健身
课本P75
相关史事——华佗
体会华佗创新的“五禽戏”的巨大意义。
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3.史学馆:——史学巨著《史记》
(1)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处理进行适当的补充。
《史记》——史学巨著
新体例:第一部纪传体
新对象:有帝王,也有下层人物
新高度:史家之绝唱,(史学价值)
无韵之离骚。(文学价值)
(2)材料研读:通过材料体会《史记》的特别之处。
总结:司马迁能写出《史记》历史著作的原因,跟他个人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志向远大、实事求是等品质密切相关。
《史记》这本史学巨著成为史学界的丰富遗产,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知识小卡片:
4.宗教馆:——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简单介绍道教兴起的背景、创立、影响以及佛教传播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走进两汉科技文化博物馆,感受了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创新成果,感受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三篇:追根溯源谈成果
1.延伸探究一:学习任务四,探究学习
问题:回顾两汉科技文化的发展,结合本单元所学,你认为推动两汉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个人因素等方面思考)
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③开通丝绸之路,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成果。
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
2.延伸探究二:走进两汉科技文化博物馆,追寻中国文化的精神底色
结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出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结束本课的学习。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师展示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牢记:“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课堂总结。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