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深圳人在伦敦》案例,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出地理问题,并举例说明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提出地理问题。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中学阶段地理学科学习的第一课。在日常生活及小学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们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是对于地理现象背后隐含的地理知识学生们并不了解。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十分必要。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能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生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兴趣,以情境建设进行导入,与学生分享自己当年从深圳到伦敦的真实案例《深圳人到伦敦》,让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隐含着地理知识。然后以小见大,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
【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
【总结】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建立情境,与学生分享自己当年从深圳到伦敦的真实案例《深圳人到伦敦》。
材料一:
2019年1月19日,老师带领本校13名学生从深圳出发到伦敦研学。
老师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抵达伦敦机场,一位金发碧眼,穿着厚重的女导游已经在等待我们,她用纯正的伦敦音和我们问好。”
【提问】伦敦人的肤色和语言和我们有何不同?
材料二:
“从机场来到室外的那一刻,我们立刻明白了女导游为何穿着如此厚重,我们似乎昨天还沐浴在深圳秋天般温暖的阳光之下,今天就感受到伦敦冬天的寒意。”
【提问】为什么昨天在深圳还是暖风和煦,今天在伦敦却寒意凛凛?
材料三:
我们各自来到自己的友好家庭中,他们为我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有苹果派、火腿、沙拉、薯条等。
接下来的几天中,我的三餐基本是牛奶,面包,牛排,几乎没有吃过米饭。
【提问】为什么伦敦人的主食以牛奶面包为主,在伦敦几乎吃不到米饭?
材料四:
导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带我们乘坐伦敦眼,夜游泰晤士河,参观大本钟和格林尼治天文台。双脚踩在0度经线上,感觉真棒!
【提问】伦敦的建筑和中国有何不同?0度经线为何穿过伦敦?
【讨论】: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还隐藏着很多奥秘,请你和同学们讨论举出生活中你不懂的地理问题。
【展示】: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地理现象以及不懂的地理问题。
【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相关地理问题,同时引出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相关的案例。
为什么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为什么昔日的海洋会变成高耸的山峰?
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密集,有的地方人迹罕至?
“风车之国”是指哪个国家?当地风车起什么作用的?
阿拉伯人的服装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学好地理就可能找到答案。
1.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的是(
)
A.气候与农业
B.地形与农业
C.气候与工业
D.地形与工业
3.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人喜欢吃鱼
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
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
4.
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是下列哪个国家男子的传统打扮(
)
A.英国
B.日本
C.阿富汗
D.巴西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进行展示。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作业
一.选择题
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运输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2.羚羊在狂奔,成群的斑马向水草迁徙,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3.下列语句,能反映出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
①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
②确认方位
③知道天气变化
④了解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阿拉伯人传统的民族服饰是( )。
A.白色长袍
B.黑色长袍
C.西装
D.短袍
教学反思
地理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生活,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是本节课的亮点,以《深圳人在伦敦》生活情境为切口,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然后以小见大,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寻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地理问题进一步过渡到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的关系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将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