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表格式教案 数学 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表格式教案 数学 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13: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一上总复习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和几何、统计与概率。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是一年级儿童,为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
1.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
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
10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经历分类活动,提高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
能按自己的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我们之前学到了分类,今天进行巩固和梳理,想想我们都学到了分类的什么知识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什么叫分类: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
2、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分类的结果是一致性;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的结果具有多样性。
三、生活交流
运用分类的知识来看一下100页的统计与概率吧。
说一说,可以分成几类?
生:我分成了三类,我是按照图片的形状进行分类的,分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生:我是按照图片内容进行分类的,分为苹果和梨
生:我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分为了蓝色、紫色、和绿色的
师: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也就不同。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分类进行了梳理和巩固,还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练习运用分类,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条理。
五、教学板书
统计与概率
分类: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
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的结果具有多样性。
六、教学反思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在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如何有条理地整理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品质,从而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价值。
2、充分精力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分类的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对一些杂乱的物品进行整理,从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逐步感悟分类思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