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29 自然资源(气候+陆地资源与气象+地质灾害)(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29 自然资源(气候+陆地资源与气象+地质灾害)(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09: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29 自然资源(气候+陆地资源与气象+地质灾害)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2.(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49-51)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4:
时 间 震 级 震源深度(km)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伤亡情况
海 地 2010年1月12日 7.3级 10 16 伤亡约55万
智 利 2010年2月27日 8.8级 60 320 死亡近千人
⑴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⑵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
块、 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 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4.(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5. (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卷)去年,我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今年4月6日,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发生了里氏5.8级地震,两者相比,地震比数最接近的是( )
A.2倍 B.30倍 C.60倍 D.900倍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2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
图2 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布示意图
6.(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7.(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台风过境前后,下烈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8.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9.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10.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11.(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40)(28分)资源短缺和市场有限往往制约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上,许多国家为了获取资源、争夺市场采用了非和平的手段。我国政府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一种陆地资源为例。说明其特点和分布规律。(10分)
1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表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23-24题。
1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1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1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Ⅰ(新课程),3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国家)的首都。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16.(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有(不定项选择题)(  )
A.日本神户地震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C.云南东川的泥石流
D.长江巴东段滑坡17.(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长白山地
18.(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  )
A.4级以上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
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
C.震级虽然不大,但是震源相当浅
D.震源相当深,但是烈度大,震感强
19.(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a、b两地距c地分别为300km、200km。当c地地下15km处发生地震时,可能存在的现象有 ( )
A.a、b两地烈度不同
B.a、b两地烈度相同
C.c地居民会感觉先水平摇动,后上下颠簸
D.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于地面
20.(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泥石流
B.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C.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D.火山爆发、台风
21.(1989年高考地理试题)下面是各国经济发展与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指标相关图。其中意大利与巴西相比:
A.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意大利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2.(1989年高考地理试题)关于水资源的论述:
A.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B.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
C.地球上水面多于陆面,水体的总量很大,其中淡水占1/3左右。
D.地球上的淡水以江、河、湖、和冰川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水约占1/3。
23.(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
A.自然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B.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C.严格地说,地球上没有两个资源环境完全相同的地区。
D.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 ]
24.(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有关水资源的叙述: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 ]
20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基隆
23°26′N
阳江
湛江
茂名
云浮
肇庆
江门
中山
珠海
广洲
东莞
深圳
清远
韶关
河源
惠洲
梅洲
潮洲
汕头
揭阳
汕尾
佛山
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岸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