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15: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散步》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有关《散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
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B.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C.当苗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要抓住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_______________。
A.枝干会错落有致?
?
?叶子会青翠欲滴?
?
?体态会绰约生姿
B.叶子会青翠欲滴?
?
?枝干会错落有致?
?
?体态会绰约生姿
C.体态会绰约生姿?
?
?枝干会错落有致?
?
?叶子会青翠欲滴
D.叶子会青翠欲滴?
?
?体态会绰约生姿?
?
?枝干会错落有致
5.
谈吐文雅,待人礼貌往往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下面用语不当的一项是(?)
A.王同学初次见到德高望重的李教授,他说:“久仰您的大名,幸会幸会!”
B.好朋友考上理想的高中,王同学祝贺他说:“恭喜你金榜题名!”
C.小明对帮助过他的周老师说:“感谢您的愚见,才让我有今天的成绩!”
D.小红想知道邻居孙大爷的年龄,她说:“请问您今年高寿了?”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共计15分


6.
填空。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是________。课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________。
7.
读课文《散步》,我说:“走大路。”(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分别写出上面两句话,表现的人物的道德品质:________;________。
8.
读课文《散步》,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的句子________。
9.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各有一处错误,请在横线上加以改正。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________
(2)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________?
10.
请用《散步》中的一个词语替代括号中的内容。
(1)母亲________(相信并佩服)地点点头。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_______(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终不愿意。
(3)后来发生了________(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三、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共计30分


11.
振华中学七年级一班计划组织一次以“寻找最美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下面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在横线上写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_______________
(2)请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近期,“你打疫苗了吗”成为大家互动的口头禅。为了让大家积极接种新冠疫苗,街道办事处推出的宣传标语可谓层出不穷。例如: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新冠防控要科学,疫苗接种我先行。”
“早接早安全,谁接谁安全,哪接哪安全。”
现在,你所在的小区请你帮助从上面宣传标语中选取一条,张贴在小区醒目处,你会选择哪一条?请简要阐述你的选择理由。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共计30分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散?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句中画线词的妙处。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请简要分析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
(3)如何理解选文画线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幅画
张晓风
①上中学时,我住在台湾南部一座阳光过盛的小城。整个城充满流动的色彩。春天,稻田一直蔓延到马路边,那浓绿,绿得让人凝滞。稻子一旦熟了就更过分,晒稻子可以纷纷晒上柏油路来,骑车经过,仿佛碾过黄金大道。轮到晒辣椒的日子,大路又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场”。至于凤凰树,那就更别提了,烈焰腾腾,延烧十里,和这座城里艳红的风凰花相比,其他城市的凤凰只能算是病恹恹的野鸡。
②太绚丽了,少年时的我对色彩竟麻木起来。
③而且,那城充满气味,一块块的甘蔗田是多么甜蜜的城堡啊!大桥下的沙地仿佛专为长西瓜而存在。果实累累的杧果树则在每户人家的前庭后院里负责试探好孩子和坏孩子。野姜花何必付钱去买呢?那种粗生贱长的玩意儿,随便哪个沟圳旁边不长它一大排?
④然而,我是一个有几分忧郁的小孩。两张双层床,我们四个姐妹挤在十六七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在拥挤的九口之家里,你还能要求什么?院子倒是大的,高大的橄榄树落下细白的花,像碎雪。橄榄熟时,同学们都可以讨点“酸头”去尝,但我恨那酸,觉得连牙齿都可以酸成齑粉。
⑤渐渐地,我找到一点生活的门道。首先,我为自己的上铺空间取了个名字,叫“桃源居”,这事当然不可以给几个妹妹知道,否则,她们会大惊小怪,捧着肚子笑得东倒西歪。但只要不说,也就万事太平。反正,这是我的辖区,我要叫它“桃源居”,别人又奈我何?
⑥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好像是银行,我弄到一份月历,月历上有一张莫奈的画。我当然也不知这莫奈是何许人也,把Monet用英文念了几次(法文当然是不懂的),觉得怪好听的,何况那画面灰蓝灰蓝的,有光,光却幽柔浮动,跟我住的那座城里晒得人会冒油的太阳截然不同。
⑦欧洲,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那个年代,异地几乎等于月球那么遥不可及。
⑧我去配了一个镜框,把画挂在我那“疆域”只及一块榻榻米的“桃源居”里,心里充满慎重敬谨的感觉,仿佛一下子,我就和这个文明世界挂起钩来。有一幅名画挂在我的墙上,我觉得我的上铺跟妹妹她们的铺位显然不同了,她们的床只是床,而我的,是悬有名画的“艺苑”。
⑨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幅画,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也是我唯一拥有的画。莫奈,也成了我那个阶段最急于打探的一个名字。后来,我果真看到他的资料,原来是印象派画家。印象派画家是什么?对三十年前南方小城的中学生来说好像太艰涩,但我已经很满意了,原来我一眼看中的日历画,果真是件好东西呢!
⑩那样灰蓝的画面,现在想来,好像忽然有点懂了,其中灰蓝部分透露出的是无比的沉静安详。但由于灰蓝之外,有那么一点仿佛立刻要抓到而又立刻要逃跑的光,所以画面便有那么些闪闪忽忽像夏夜萤火虫般的光质。东方的绘画美在线条,但对那光,便只好用大片金色去弥补,可惜金色富丽斑斓,像温庭筠的词里所写的“画屏金鹧鸪”。日本人也爱用金色敷抹屏风,但太绚丽的东西,最后总不免落入装饰趣味。一旦沦为装饰,就难免有小气的嫌疑。
?莫奈的光却是天光,十分日常,却又是长长一生中点点滴滴的大惊动,令人想起《创世记》上简明如宣告的句子: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是的,就有了光。当年那个小女孩,只拥有四分之一寝室的灰姑娘,竟因一幅复制的画,忽然拥有了百年前黎明或正午的渊穆光华,拥有了远方的莲池和池中的芬芳。她因挂了一幅画而发展出一片属于美的“势力范围”,她的世界从此变成一个无阻无碍的世界。
?啊!我想今年春天我要去看看莫奈,我要去博物馆向他道一声“谢谢”。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年把钉子钉入墙壁,为自己挂上第一幅画的感觉。
(1)文章第⑤段所说的“一点生活的门道”,主要指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请从用词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语句。
那画面灰蓝灰蓝的,有光,光却幽柔浮动,跟我住的那座城里晒得人会冒油的太阳截然不同。
(3)为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年把钉子钉入墙壁,为自己挂上第一幅画的感觉”?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C
6.
莫怀戚,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7.
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
8.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
9.
将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10.
(1)信服
(2)各得其所
(3)分歧
11.
(1)秋山人如画中行(游)
(2)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指的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特举行以“寻找最美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12.
示例1: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化用歌曲,生动有趣,能够消减部分人打疫苗的紧张感,让打疫苗变得轻松欢快。
示例2:新冠防控要科学,疫苗接种我先行。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突出了疫苗接种在新冠防控方面的科学性。
示例3:早接早安全,谁接谁安全,哪接哪安全。口语化形式,通俗易懂,运用排比,语势强烈;突出了接种疫苗越早越好,以及对个体、群体的保护效果。
13.
(1)一个“熬”字,写出了母亲年迈身体状况不好,说明这个春天对母亲来说太不容易了,也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担忧。
(2)作者描绘出来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图,这分明是春天和生命的召唤。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的感慨。
(3)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即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14.
(1)①“我”为自己的上铺空间取名“桃源居”。②“我”把莫奈的画挂在“桃源居”里。
(2)“灰蓝灰蓝”体现了画面的沉静安详,“幽柔浮动”体现了光线的忽隐忽现,(与“晒的人会冒油的太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莫奈的画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3)因为莫奈的画是“我”拥有的第一幅也是唯一的一幅画,在“我”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少年时麻木、忧郁的“我”,使“我”变得积极、向上,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