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7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012年高考真题重庆卷)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
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林海雪原 B.奇山秀水 C.椰风海韵 D.大漠孤烟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4.图2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2高考真题福建卷)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
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2012高考真题广东卷)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4),完成10~11题。
图4
7.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8.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2012高考真题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9~10题。
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新中心城区集聚
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回答24~25题。
11. 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C. 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D. 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13.(2012高考真题山东卷,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6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14.(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35-37)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⑴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
⑵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⑶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4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化进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世纪( )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更快
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5.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6.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7.(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近年来,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
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
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
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
图2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1—42题。
8.(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9.(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4,完成8—9题。
10.(2009年高考浙江卷)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12.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41-44)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⑴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⑵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⑶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 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⑷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5—7题。
1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1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5.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16.(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29)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
(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17.由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18.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2007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读图l,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2题。
19.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10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8~20题。
2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2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23.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2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关于我国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表现为城市面积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
B.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C.陆路交通的发展导致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衰落
D.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的选址与拓展方向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4),完成7—9题。
25.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26.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27.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Ⅰ(旧课程))读图3回答6—8题。
图3 1790——2000年某国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
28.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A.大幅提高 B.持续提高 C.大幅下降 D.持续下降
29.该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0%上升为60%大约用了( )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30.该国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据图1和图2,回答1-2题。
31.由图1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图1 图2
32.图2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3.(1992年高考地理试题)右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5分)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 ,
② ,
③ 。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3)此过程被称为 。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 、、 等。
34.(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加尔各答、纽约、伦敦、墨西哥城四个超级大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图,指出下列四组中,城市名称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①加尔各答 ②墨西哥城 ③纽约 ④伦敦
B.①伦敦 ②纽约 ③加尔各答 ④墨西哥城
C.①墨西哥城 ②加尔各答 ③纽约 ④伦敦
D.①墨西哥城 ②纽约 ③加尔各答 ④伦敦 [ ]
35.(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有关城市化问题的论述:
A.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大批失业工人流向农村,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B.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城市绿地的扩大,阻止了城市化的进程。
C.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并不总是伴随着国家的现代化而出现,而主要取决于大量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
D.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这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 ]
36.(1985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① ;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③ 。
图1
图2
1950 1975 2000 2025
年份
100
75
50
25
0
城市人口比重(%)
图2
甲(穿越式)
乙(绕行式)
出入口立交
高速公路
城市建成区
连接线
(%)
1.0
0.5
0
-0.5
-1.0
-1.5
-2.0
I
Ⅱ
Ⅲ
Ⅳ
Ⅴ
费城
华盛顿
纽约
巴尔的摩
波士顿
城市带人口
增长率曲线
发展阶段
■
1978年
■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
▲
▲
▲
2004年
2009年
城区
郊区
制造业产值比重(%)
1990年2000年
2010年
城市化水平(%)
0
20
40
60
江苏省
贵州省
60.00
40.00
20.00
0.00
产值比重(%)
1978年和2010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978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
发达国家
世界平均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
0
20
80
60
40
100
1960
1980
2000
2020
中心区
城区边缘区
近郊区
远郊区
23.3万
18.1万
6.1万
0.2万
0.28万
5万 人口净迁移方向及数量
图4
12.4万
城市人口比重(%)
60
50
40
30
20
10
0
1978
1985
1992
2000
2006
年份
全国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图8
城市数量(个)
图例
1980年
2004年
城市等级(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100万人)
大城市(50-100万人)
中等城市(20-50万人)
小城市(<20万人)
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