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44 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44 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09: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44 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7
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4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图14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题。(15分)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 “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⑴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__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_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⑵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 。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_____。
⑷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 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图11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5~26题。
4.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5.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6.(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27)图12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13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产业,其原因主要是▲。(2分)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3分)
(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下图表示2003年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回答13~14题。
7.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第二、第三 B.第二、第三、第一
C.第三、第二、第一D.第三、第一、第二
8.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
C.第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题:
图1
10.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 15.5∶24.5∶60.0
D.37.6∶24.5∶37.9
1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河南卷(旧课程))图1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个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读图回答1—2题。
图1
13.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15.(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部门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房地产咨询 B.住宅设计C.商品房建筑 D.卫生设备制造
16.(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交通运输业 C.房地产业 D.金融保险业
17.(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8)在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中,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业构成,读图回答:
(1)填写该图产业构成变化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5(年)
1995(年)
(2)说出该国三大产业构成20年来的变化。
(3)分别比较该国与中国、缅甸、美国产业构成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