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3
测量
第 1 课时 毫米的认识
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1.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新 课 导 入
100
1
4
900
500
新 课 导 入
毫米的认识
探 究 新 知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课 堂 检 测
8
4
2
课 堂 检 测
___毫米
毫米
毫米
8
13
25
2.量一量。
课 堂 检 测
(教材P24T1)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超过几,就是几厘米,再看超过了几小格,就是超过几毫米。
课 堂 小 结
1 厘米 = ( )毫米
3 厘米 = ( )毫米
10 厘米 = ( )毫米
50 毫米 = ( )厘米
考考你
10
30
100
5
课 后 作 业
谢谢
人教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3
测量
第 2 课时 分米的认识
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经历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到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
新 课 导 入
毫米
米
厘米
分米的认识
探 究 新 知
(教材P23 例2)
探 究 新 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探 究 新 知
2
20
8
8
(教材P23 例3)
课 堂 检 测
(教材P23 做一做)
1. 口答下面问题
7分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毫米=( )厘米
6
70
50
课 堂 检 测
2.(教材P24T3)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高 1( )
宽 5( )
长 16( )
分米
毫米
厘米
课 堂 检 测
(教材P24T4)
90 厘米 =( )分米 100 毫米 = ( )分米
2 米 =( )厘米 6 分米 = ( )厘米
9
1
200
60
10厘米是1分米,90厘米里有( )个10厘米。
10毫米是1厘米,100毫米里有( )个10毫米,100毫米就是10厘米,也就是( )分米。
9
10
1
先估计,再测量。
估计 测量
粉笔的长 ______厘米 ______厘米_____毫米
文具盒的宽 ______厘米 ______厘米_____毫米
课 堂 检 测
(教材P24T5)
小马虎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系好了一条长大约6厘米的红领巾,和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6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我在一棵大约8厘米高的树边吃了一根大约2毫米长的红肠。然后捉了一只大约6分米长的蚂蚁。
他这样写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改合适?
课 堂 检 测
米
分米
米
米
分米
毫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除了可以用“毫米”“厘米”“米”作单位,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课 堂 小 结
3.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1、填一填。
60
30
4
8
7
20
课 后 作 业
2.填一填
测量 中性 笔 的 长, 应 用( )
做单位;测量课桌的高,应用( )做
单位;测量课本的厚度应用( )做
单位。
厘米
分米
毫米
课 后 作 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