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49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49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09: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49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18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39)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图6),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
A.人口密度不均,人口分布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B.城市人口密度太大,城乡之间不协调。
C.世界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高。
D.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