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20 18: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单选题
1.研究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右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该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
气温34°℃~38C
气温21℃~25C
呼吸
250
350
尿液
1000
1400
汗液
1750
450
粪便
200
200
A.?呼吸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增加
2.1924年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其中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肾小球、过滤作用??????B.?肾小管、过滤作用??????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3.肾脏功能衰竭的病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血液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
A.?人体内的废物??????????????????????????????B.?水??????????????????????????????C.?葡萄糖??????????????????????????????D.?二氧化碳
4.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5.我们每天都要喝一定的水,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关于喝水和排尿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喝水有利于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B.?体内的水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全部被吸收???????????????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6.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取米饭无法增加人体内水分?????????????????????????????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D.?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
7.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8.某人饥饿时吃葱油饼,此葱油饼经人体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将它们排出体外的器官是(?
)
A.?肺、皮肤、肾???????????????B.?毛细血管、肾???????????????C.?鼻、血管、皮肤???????????????D.?皮脂腺、肝脏、肾
9.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静脉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
)
A.?氧含量减少,尿素等废物增多?????????????????????????????B.?氧含量减少,尿素等废物减少
C.?氧含量增多,尿素等废物增多?????????????????????????????D.?氧含量增多,尿素等废物减少
10.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关于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全部吸收
C.?重吸收后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D.?肾形成的尿液,流入膀胱暂时储存,达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
11.我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久坐伤肾;西医认为肾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作用非常重要,多喝水能护肾。下列有关肾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B.?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减少,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
C.?肾脏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D.?尿液中出现一定量的血细胞、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病变
12.某团队将具有重吸收功能的肾脏细胞移植到具有过滤功能的微芯片滤膜上,制成人工肾脏,植入动物体内,能正常排出尿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芯片滤膜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功能????????B.?肾脏细胞可以将大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回血液
C.?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人工肾脏排出????????D.?人工肾脏可以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二、填空题
13.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血细胞
B.无机盐
C.水分
D.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14.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________消耗时,能量就会被贮存起来,使体内有机物________;反之,当能量获得________消耗时,则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
________。因为获得的能量=________。
三、解答题
15..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
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1???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1???;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2???。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1???;双腿酸胀的原因是???2???。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1???。
四、实验探究题
16.下列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1)和甲、乙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图2)。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1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________,是原尿的是________。
(2)图1中E处葡萄糖的含量比B处高,是因为________。
(3)图1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________有病变。
(4)由曲线图2可知,糖代谢不正常的是________,患者因体内________分泌不足,而使血糖浓度过高,而图1中________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________回血液,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即为________病。
(5)体检验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是因为________(填人体生理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生物水是指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生物水在生命的繁衍中有着多种重要作用。正常生理条件下,体液在机体内流动、循环,把养料和废物分别运送到一定的部位,在浩繁的生命活动中完成运载工具的重要功能。
【解答】对比温度不同两种环境中人体丢失水分变化可知,温度降低时,呼吸失去的水分增加;以尿液形式失去的水分增加;以汗液的形式失去的水分减少;通过粪便失去的水分不变,所以当人处于7℃~11℃的环境下,以呼吸、尿液形式失去的水分增加,以尿液形式失去的水分减少,通过粪便失去的水分不变;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解答】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部分水和无机盐形成了尿液,所以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分析】若肾脏功能异常,不能或很少形成尿液,会使体内代谢废物积累,危害身体健康,故患有尿毒症的人要定时透析去掉体内的废物,据此解答。
【解答】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②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人体如果不能排尿,会使体内代谢废物积累,危害身体健康.“尿毒症”会危及人的生命,这是因为患者肾脏功能异常,不能或很少形成尿液的原因,因此患有尿毒症的人要定时透析去掉体内的尿素等废物,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排泄的途径,人体内有三条排泄途径,二氧化碳、少量的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少量的水、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的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解答】A、尿索、水、无机盐有两种排泄途径,汗液和尿液,根据图中题干分析,图中(D是尿液的形成部位,那么①是汗液的形成部位——皮肤,皮肤中含有汗腺,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少量的尿索、水、无机盐,A正确。
B、尿索、水、无机盐有两种排泄途径,汗液和尿液,根据图中题干分析,图中②是尿液的形成部位——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正确。
C、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膀胱能皙时储存尿液,当膀胱里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的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C正确。
D、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其中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进入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的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D
?
5.【答案】
D
【解析】【分析】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解答】A、多喝水有利于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A不符合题意。
??B、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B不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D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肾就是这样来平衡体内的水分的。
【解答】A、米饭中本身含有水分,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说法错误。
B、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仍旧留在人体中,不会造成水分流失,说法错误。
C:排尿需肾脏参与;排粪不需肾脏参与,需要的是消化系统的参与,说法错误。
D、人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所以调节水分平衡需神经系统参与,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
D
【解析】【分析】葡萄糖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医院人员、运动爱好者以及平常人们常常使用它当作强而有力的快速能量补充。?
【解答】“解体渴”其实指的是补充运动员剧烈运动过程中丢失的无机盐和消耗的能量。
?
故答案为:D
8.【答案】
A
【解析】【分析】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解答】人体排泄的途径有肺、皮肤、和肾脏,那么肾脏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是通过呼吸系统主要是肺排出体外的,一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A
9.【答案】
B
【解析】【分析】肾单位的结构图如下:
???????
肾脏的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流入肾脏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组织细胞利用,因此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同时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随血液带走,因此流出肾脏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另外,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在肾脏中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会减少。
【解答】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
故答案为:B
10.【答案】
B
【解析】【分析】肾单位的工作如下图:
???????
【解答】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故说法正确。
B、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故说法错误。
C、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如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故说法正确。
D、?尿液先进入肾盂汇集,经输尿管后在膀胱汇集,当膀胱中尿液充足时,人体的排尿中枢控制人体进行排尿,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
11.【答案】
B
【解析】【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脏主要是过滤有毒物质(尿素、尿酸等),在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氧气、营养物质都会减少;同时对水和盐也起到调节的作用,如果肾脏病变,则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尿糖等疾病
【解答】A: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故A正确
B: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物质需要消耗能量,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故B错误
C:肾脏的肾小管重吸收时,会根据体内的水分、无机盐的含量,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和无机盐,故C正确
D:肾小球滤过除了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以外的物质,当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时,则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病变,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A、微芯片滤膜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功能,正确;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肾脏细胞不能将大分子蛋白质重吸收会血液,错误;
C、肾脏能把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人工肾脏排出体外,正确;
D、人工肾脏可以通过重吸收来维持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3.【答案】
(1)A,D
(2)重吸收
【解析】【分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解答】(1)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AD符合题意。
(2)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故答案为:(1)AD(2)重吸收
14.【答案】
大于;增加;小于;减少;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解析】【分析】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作为能量物质的储备。
脂肪经消化后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合成脂肪,随血液运到全身,在各种组织中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在皮下结缔组织、大网膜、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二是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直接氧化释放能量或转变为糖原。
吸收的氨基酸在各种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或者当能源不足时可以被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并释放能量,也可以转化合成糖类和脂肪。
【解答】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大于消耗时,能量就会被贮存起来,形成脂肪,使体内有机物增加,反之,当能量获得小于消耗时,则会通过细胞呼吸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储存减少。因为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储存的能量。
故答案为:大于;增加;小于;减少;
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同化
(2)O2、养料;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
(3)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4)不同意,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并且胆汁乳化奶油中的脂肪
【解析】【分析】根据新陈代谢、生物体内能量的供给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解答】解:(1)新陈代谢的过程分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为制造或摄入营养物质的过程,异化作用为消耗营养物质的过程;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
(2)跑步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能量是由呼吸作用产生的,呼吸作用需要有机物和氧气作为原料,故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而氧气是呼吸系统吸收进肺泡,在肺泡处进行物质交换进入血液,然后随血液循环进行运输;故氧气的运输路线为: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
(3)由于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双腿酸胀的原因是运动过程中对能量的消耗量大,有氧呼吸和肌细胞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产生了大量的乳酸造成的;
(4)不同意,因为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而不是由胆囊分泌的;
故答案为:(1)同化;(2)O2、养料,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3)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4)不同意,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并且胆汁乳化奶油中的脂肪。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A、C;E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
(4)甲;胰岛素;肾小管;重吸收;糖尿
(5)消化-吸收
【解析】【分析】根据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胰岛素与血糖的关系解题。据图1可知,A是肾动脉、B是肾小管、C是肾静脉、D是集合管、E是肾小囊、F是肾小球。据图2可知,甲的血糖高于正常人,乙的血糖正常。
【解答】解:(1)
A肾动脉和C肾静脉中液体都是血液;D集合管中的液体是尿液;E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2)E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将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绝大部分的水和少部分的无机盐重吸收进入血液,故E处葡萄糖的含量比B处高;
(3)D集合管中的液体是尿液,若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出现问题;
(4)据图2可知,甲的血糖浓度高于0.1%,说明其糖代谢不正常;因为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故可能是甲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可知,葡萄糖是在肾小管处被重吸收进入血液的,若肾小管不能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即为糖尿病;
(5)体检验血时要求空腹,若不空腹,由于营养物质进入消化系统,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
故答案为:(1)A、C;E;(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球;(4)甲、胰岛素、肾小管、重吸收、糖尿;(5)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