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2012高考真题广东卷,41)(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
图9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 和 处,水深大于5m的是 和 处。(4分)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和 。(4分)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 ;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 。(6分)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
1.(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下图分别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7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___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________。(2分)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源
(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
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33)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目前广东呈现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经济发展格局(图13)。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此地区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___ (保留整数)。
(2)读图14-15,指出景观特征。
图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合粤北山区发展的产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发展成为城市密集区,其国土整治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坏境
B.建立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城市绿化隔离带
C.大量移种山区古树绿化城市
D.鼓励新建“花园式”工厂
E.改善交通体系,减缓交通拥挤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由广东倡议成立“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A.粤、闽、赣、黔、滇、桂 B.赣、粤、湘、桂、滇、黔
C.桂、赣、粤、滇、黔、川 D.琼、闽、桂、滇、粤、黔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4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4回答17-18题。
4.图4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 a、 B. b、a C. b、c D. c、a
5.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 ① B. ② C.③ D. ④
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40)读图5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图5
(2)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在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简述该地区的重镇广州在唐代的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3)在图5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图 例
围垦区
等深线(米)
城市核心区
省级行政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