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课题:《祝福》
难点名称:理解《祝福》以“祝福”为标题的内涵。
目
录
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灯下漫笔》
创
作
背
景
《祝福》写于1924年,所反映的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依然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创
作
背
景
这篇《祝福》正是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第一突破口
《祝福》的情节梳理
序幕——鲁镇的祝福景象及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再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后变为乞丐
尾声——鲁镇的祝福景象及”我”的感受
知识讲解
第二突破口
知识讲解
①除夕祭祀天地,请求赐福。
祝:馨香祷祝。古代指男巫,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
②
泛指祈神和赐福。
③指祝人平安幸福。
祝福
第三突破口
《祝福》以“祝福”为标题的内涵
第一: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祝福的场面再现了鲁镇的典型环境,也是整个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以“祝福”为题暗示着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思想弥漫在整个社会中,束缚着所有人的思想。
而这样的充满了祝福气氛的鲁镇正是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更是祥林嫂悲剧产生的根源。
难点突破
《祝福》以“祝福”为标题的内涵
第二: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提到祝福。可见,祝福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以“祝福”为题,便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
《祝福》以“祝福”为标题的内涵
第三:以“祝福”为题,让“祝福”的欢乐气氛与祥林嫂的惨死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极强的讽刺效果——在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根本无福可祝,无福可言。
“以乐写哀,倍增其哀”。
《祝福》以“祝福”为标题的内涵
第四:以“祝福”为题,意在表明,包括祥林嫂在内的广大中国老百姓,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五:“祝福”也是鲁迅对中国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祝愿,更是对中国未来的美好祝愿。鲁迅对中国的未来是充满了希望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分析初中所学的课文《变色龙》,
标题的内涵与作用。
提示:
变色龙本是蜥蜴的一种,颜色多变。
喻指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狡猾善变、趋炎附势性格特征。
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富有讽刺意味,而且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
结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无疑是一双靓丽的眼睛。这双眼睛不仅能吸引读者,夺人眼球;而且能正确而生动地概括全文
,抒发情感,概括主旨,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