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9 2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陈丽琴
单位名称
福绵高级中学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14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高中必修3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点名称
掌握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解题技巧。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小说阅读中关于环境的描写,有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具体的描述与感官动词,社会环境则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在整体把握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小说关于社会环境的描写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为高中生的社会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少,需要学生阅读过大量的文学小说,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中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问答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分析环境描写的几大作用。?
2.通过分析学习过的课文,讨论总结小说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和环境,而环境的描写又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是我们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备考的一个方向。在我们的教材中,如《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都学习过环境描写,根据学习过的课文,我们一起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环境描写的概念。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指主要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霜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以及地方的风土人情、社会关系、人物生存环境等。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烘托人物的心情;⑤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⑥深化作品的主题。
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
题型标志: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景物”“特点”“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设问示例:
①本段开头或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多次出现对某某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③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解题方法:
概括环境特点的方法:①如山、水、树木、日、月等景物的要从形、声、色、态等角度分析概括特点。②关注文中描写景物的形容词、修饰词,初步感知景物的色调及蕴含的情感。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暗示社会环境。
如:“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祝福》
答:这一处的“雪”是为了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氛围渲染。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暗示时代背景。
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里不禁悲凉起来。阿!这不是我二十余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故乡》
答:对故乡凄凉环境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现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展开创造典型环境,同时展示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汉军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
——《智取生辰纲》
答:此处环境描写,为杨志等人押解生辰纲和晁盖等人的智取提供一个典型的环境,突出杨志精明、谨慎,晁盖等人足智多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烘托人物的心理。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的沉寂。”
—《祝福》
答:此处以动衬静写雪,表明“我”在听到祥林嫂死后,表现出雪一样冰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5)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祝福》
答:
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一样的命运。
6.规范答题思路: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了一种……氛围;渲染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了……的情节发展;揭示(深化)了……主题。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牛刀小试:
1.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过的小说文段,分析下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的分明。灯光照着他的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药》
答:写出了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沉寂萧杀的气氛,也正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真是写照。
2.阅读以下文段,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会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
——《项链》
答:小说开篇通过交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身份、地位和境况,描绘出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环境。这样的社会环境,既是产生玛蒂尔德虚荣心和享乐主义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暗示了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小结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需要重点掌握的的文学阅读之一,三要素中的环境描写,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往年的高考真题中,多次考查到环境描写的作用,而我们学习过的课文《项链》《药》《故乡》《祝福》等课文,均有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理解并掌握关于环境的描写,有利于我们精准地品读小说的情节与人物,更有利于我们读懂读透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