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89 南极洲(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89 南极洲(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09: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89 南极洲
1.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 ;该地在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分)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等。 (2分)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4分)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请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极点(南纬90°) B 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 冰点(约南纬78°) D 磁点(约南纬65°
4.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置会移动 ②高度会变化 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5.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依据是( )。
A 方向标 B 海陆位置 C 经线 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
A 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 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 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7.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A 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 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 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 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4-38)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⑴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⑵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___________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⑶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
是___________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__________站。
⑷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___________ (单项选择)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⑸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多项选择)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
10.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世界绝对最低气温-88℃以下出现的地区是(  )
A.南极大陆
B.西伯利亚
C.格陵兰岛
D.珠穆朗玛峰
11.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37)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    。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     。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12.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终年盛行东北风
C.淡水资源储量丰富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
1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1)读图2-44,解答: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启航,此刻正是--------月--------日--------时
(北京时间)。
(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方向。
(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象哪些是真实可信的 ?( )?(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得分)
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
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
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
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
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
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14.(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读“南极洲地图”,解答:
(1)字母 表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南极站 ,它位于 洋沿岸。
(2)E点的经度为 。
(3)由南极点吹向D点的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其风向偏转为 。
(4)近年来南极地区上空出现的 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危害。
(5)南极大陆煤炭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 ”学说提供了有力佐证。
15.(1985年高考地理试题)当“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纬62°13',西经58°55')的区时为1984年12月31日20点时,北京时间是 年 月 日 时。
图1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