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0 中国的疆域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23 ~24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D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D
(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回答1~2题。
3.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4.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2.我国各地区展馆展示了各自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八百里秦川的如画风光;母亲河源头三江源风光;海岱交融的场馆外形及鲁班锁标志;丝绸古道与歌舞、瓜果之乡风光。根据以上描述,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区是( )
A.陕西 西藏 山东 新疆
B.山西 西藏 江苏 青海
C.陕西 青海 山东 新疆
D.山西 青海 江苏 甘肃
3.(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 图12表示1997—2005年中国彩电产量增长率的省际差异状况。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的增长率大于广东 B.上海的增长率大于天津
C.江西的增长率小于山西 D.辽宁的增长率小于甘肃
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4. (2009年高考四川卷)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5.(2009年高考四川卷)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6.(2009年高考四川卷)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13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25~26题。
7.(2009年高考江苏卷)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8.(2009年高考江苏卷)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
9.(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1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拥有国道里程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云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1.(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
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
12.(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13.(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 浙江、江苏等13省卷(旧课程))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3—6题。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192 3710 3618 2543 510
GDP(亿元) 1856 912 1488 932 238
铁路长度(km) 1873 1654 1941 2323 1092
年均降水量(mm) 1000—1500 1100—1400 500—1000 30—860 20—700
面积(万 km2) 38 17 19 39 72
14.各省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15.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16.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17.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 km/万 k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
A.青藏铁路 B.青新铁路
C.兰青铁路 D.川青铁路
1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34)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 人/km2的省有(写简称) 、 、 、 ;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 。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
是 ;社会原因是 。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 、 、 。
19.(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满、维吾尔、藏族人口都超过400万
B.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0%
C.各民族分布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D.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20%
20.(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 )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
21.(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 )
A.壮族、土家族 B.满族、苗族
C.苗族、彝族 D.回族、蒙古族
22.(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是( )
A.云、贵、川 B.新、宁
C.青、藏 D.黑、内蒙古
23.(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 )
A.总共有56个
B.自治地区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C.人口最多的是回族
D.分布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24.(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与江西省相邻的所有省份中,除了粤、湘、鄂三省外还有( )
A.皖、浙、闽 B.浙、闽、桂
C.闽、桂、黔 D.黔、豫、皖
25.(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 )
A.北仑河口
B.图们江口
C.鸭绿江口
D.乌苏里江口
26.(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大于500人的省份,除苏、台两省以外,还有( )
A.鲁、豫 B.豫、冀
C.冀、川 D.川、鲁
27.(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 主航道中心线,该处属于我国热量带中的 带。
28.(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本题4分)
(1)根据下表,按规定图例完成下图。
1988年各省市区人口密度分级表
(2)看下图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在自然方面是 ;在社会方面是 。
29.(1989年高考地理试题)以下四个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
A.傣族 B.侗族
C.高山族 D.黎族
30.(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万的有15个,其中包括:
A.哈萨克族 B.高山族
C.布依族 D.鄂伦春族 [ ]
31.(1988年高考地理试题)读我国两个省轮廓图,回答图中的城市和所临河流的名称。(2分)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分。
(1)图中的城市是 ,所临河流是 。
(2)图中的城市是 ,所临河流是 。
32.(1987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省是:
A.辽宁和安徽 B.广东和河南
C.江苏和台湾 D.四川和湖南
33.(1987年高考地理试题)目前,党和政府正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口的 ,提高人口的 ,使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
34.(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 省;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
35.(1985年高考地理试题)在我国各省中,邻省(区)最多的一个省是:
①甘肃;②安徽;③江西;④四川。
36.(1985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 地区,我国广东省和 省的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7.(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有 [ ]
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 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D.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38.(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改错题:江西省邻省的省会有长沙、广州、汉口、福州、杭州和南京。
39.(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近海大陆架相当宽广。其中 海和 海的底部都属于大陆架范围。
40.(1981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 、彝、 、布依、朝鲜、满等。
41.(1980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中沙、南沙、 群岛和 岛等。
42.(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在我国行政区及邻国填充图上,填出代表下列地理名称的数字顺序号:台湾岛①、西沙群岛②、辽东半岛③、银川④、滇⑤、金边⑥、印度河⑦、斯里兰卡⑧、北海道⑨、马尼拉⑩。
我国行政区及邻国填充图
43.(1978年高考地理试题)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位于我国 省的北部。
44.(1978年高考地理试题)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出代表下列地理名称的数字顺序号:(10分)
北京市①、山西省②、吉林省③、台湾省④、湖南省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⑥、云南省⑦、乌苏里江⑧、渤海⑨、南沙群岛⑩。
丁
甲
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