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各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速率????
B.路程???
?C.动摩擦因数???D.速度变化量
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远近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京沪高速铁路实验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任一时刻速率都相等的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一定相等
D.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可以改变
5.百公里加速指的是速度由0增加到100km/h所需要的时间,一般1.6L紧凑型轿车百公里加速成绩在11s到13s之间,超级跑车的成绩小于3.8s;而中国的电动汽车蔚来EP9,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7s;则蔚来EP9取得这一成绩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约为( )
A.10m/s2
B.29m/s2
C.27m/s2
D.37m/s2
6.一位同学从操场A点出发,向西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了40m,达到C点。在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是(
)
A.70m
B.50m
C.40m
D.30m
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应是(
)
A.2m/s
?????B.2.4m/s???
?
C.2.5m/s?
???
D.2.6m/s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叫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
A.16km/h????
B.96km/h???
C.240km/h????
D.480km/h
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0.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1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1≠v2。
则(
)
甲先到达??
?
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
D.不确定
1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
A.24
km/h ???
B.32
km/h ???
C.35
km/h ???
D.36
km/h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2分,共14分。)
1.为了威慑“台独”势力,我海军在某海域举行了打击航空母舰的军事演习.一艘驱逐舰以90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了270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________km/h.
2.上海中环高架线上汽车限速为80
km/h,指的是________速度,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
min行驶了18
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指的是______速度.(填“平均”或“瞬时”)
3.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试举一例,如图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米,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小时。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米,宽度d=1.8米。当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米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米),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米。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
4.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三、计算题(共2题,共26分。)
1.一辆长途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以20
m/s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30
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甲乙两个物体均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相同。甲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乙前一半位移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则问:
??(1)甲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2)走完全程,甲乙哪个所需时间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C
A
B
B
B
AD
A
A
C
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1.50;
2.
瞬时;平均;
3.
0.4m/s→4m/s;4m/s→6m/s;
4.;;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1.解:设总路程为4s,v1=20?m/s,v2=30?m/s
则前路程所用时间为:
后路程所用时间为:
所以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26.7m/s
答: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6.7m/s
2.?解题时要学会把握已知量,有的条件是以文字形式告诉你的,那你要把它转变成可用于计算的量。如题中讲前一半时间或前一半位移,这全是文字表达的形式,我们要把它变成计算可用的量。前一半时间我们可以用(或t),那一半时间也是(或t),总时间就是t(或2t);位移也是如此,则有下图
?
;
又因为
所以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