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92 中国的气候(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92 中国的气候(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09: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92 中国的气候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1.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2.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1.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
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4.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5.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球疯狂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6.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7.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8.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3~4题。
9.据图2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10.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11.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
1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B.25℃ C.15℃ D.5℃
1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
14.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15.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16.(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17.(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 D. 厦门、珠海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8.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19.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20.(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图10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21.(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理,63-66)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12分)
⑴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______,徐州梅雨终止日是______。
⑵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_____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_____天。
⑶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东向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Ⅱ(新课程))图3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3,回答1~3题。
22.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3.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24.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2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 与图2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宜昌 C.太原 D.合肥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重庆卷(新课程))图1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26.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A、Ⅱ、Ⅰ  B、Ⅱ、Ⅲ C、Ⅳ、Ⅰ  D、Ⅳ、Ⅲ
28.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②-Ⅱ C、③-Ⅳ  D、④-Ⅲ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据此回答5~7题。
29.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30.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
A.800~1000米之间
B.1800~2000米之间
C.2800~3000米之间
D.3800~4000米之间
31.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3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河南卷(旧课程))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2℃,40 mm B.8℃,600 mm
C.0℃,800 mm D.4℃,1200 mm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广西卷)图1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7——11题。
图1
33.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34.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35.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37.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3-16题:
38.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3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40.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5∶5,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工业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41.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经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42.(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今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雷暴 D.洪涝
45.(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关于我国非季风区的叙述 [ ]
A.受冬季风影响不明显
B.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都不明显
D.位于阴山以北、横断山地以西
46.(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春城”是指:
A.吉林长春 B.台湾恒春
C.浙江温州 D.云南昆明 [ ]
47.(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积温是指:
A.一年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B.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
C.一年中0℃以上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D.一年中无霜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的总和。 [ ]
48.(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A.四川的峨眉山。 B.台湾东北部山地。
C.云贵高原东部的贵阳。 D.西藏的波密。 [ ]
49.(1983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怒江谷地中的怒江坝;
B.吐鲁番盆地中的吐鲁番;
C.处于庐山背风坡的九江;
D.号称“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0
600
600
500




年蒸发量等值线(毫米)
图3
30
40
110



N
N
E
图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