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5 中国的工业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图8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3. (2012年高考真题重庆卷,39)(20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11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12是巴西圣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
(3)图11所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 ,
汽车工业向 地区集中。(4分)
(4)圣保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12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8分)
(5)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1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要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8分)
图2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37)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9,回 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8分)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0分)
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4.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读图9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5~26题。
6.(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湖北大于河北 B.山西大于江西
C.天津大于重庆 D.湖南大于海南
7.(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者数量较多 B.市场化程度较高
C.企业规模较大 D.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8. (2009年高考宁夏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图5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⑴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7分)
⑵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10分)
⑶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石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11分)
⑷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9.(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下列城市中,废钢铁资源比较丰富的一组是( )
A. 兰州、西宁、格尔木 B.上海、南京、杭州
C.贵阳、桂林、南宁 D.深圳、珠海、海口
10.(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 下列我国重点开发区中,经济结构逐步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贸为主的是( )
A.沪宁杭 B.京津唐
C.海南岛 D.辽中南
11.(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12.(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东中西部发展并不平衡。下列能够说明这一发展特征的省市区组合是( )
A.浙江 广东 广西
B.江苏 湖北 贵州
C.内蒙古 新疆 西藏
D.北京 上海 重庆
1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目前,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制造工业基地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西安
14.(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我国最大的毛纺织工业基地是( )
A.上海 B.兰州
C.呼和浩特 D.乌鲁木齐
15.(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1)我国钢产量自1996年起已超过 吨,居世界第 位。
16.(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钢、铁年产量均居我国首位的钢铁基地是( )
A.包头 B.鞍山 C.上海 D.攀枝花
17.(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近几十年来,某些工业的布局能逐渐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其重要原因是出现了
A.核电技术 B.超高压输电技术
C.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 D.蒸汽机和内燃机 [ ]
18.(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东营、大同、马鞍山、常州四个城市工业结构图。指出下列四组中,城市名称排序和城市工业结构顺序相符的是
图例
A.①东营 ②马鞍山 ③大同 ④常州
B.①马鞍山 ②东营 ③大同 ④常州
C.①常州 ②马鞍山 ③大同 ④东营
D.①常州 ②大同 ③马鞍山 ④东营 [ ]
19.(1987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的矿产资源优势,我国在哪个省(区)建立稀土工业基地较为合理?
A.贵州 B.新疆
C.云南 D.内蒙古
20.(1987年高考地理试题)将下列三个城市与左侧相应的所在省(自治区)和右侧相应的主导工业部门分别用直线相连:
辽宁 林芝 钢铁工业
四川 渡口 化学工业
西藏 大连 毛纺织工业
21.(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简要分析在下列城市中布局或发展某些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5分)
(1)在天津发展化学(制碱)工业: 。
(2)在包头布局棉纺厂: 。
(3)在林芝布局毛纺厂: 。
(4)在渡口布局钢铁工业: 。
(5)在上海发展造船工业: 。
22.(1983年高考地理试题)沿长江干流自上而下依次有 、重庆、 、马鞍山和上海五个钢铁工业基地。
23.(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试简述上海工业基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8分)
24.(1979年高考地理试题) 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 是华北最大的化学工业中心。 是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中南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 是西北最大的炼油中心。江苏省的 是我国重要海港之一。
25.(1959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亚麻产地主要集中在 和 两省的 流域,解放后在上述亚麻产区的中心 市,建立了规模巨大的亚麻纺织厂。
26.(1959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什么说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能使我国生产的地理分布迅速得到根本的改变?
27.(1957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制碱工业,多分布在 地区;最大的制碱工业中心是 ,其次是 。
28.(1956年高考地理试题)河北区的棉纺织工业,原来主要集中在天津市,解放后又在本区内的 、 和 三市新建了许多棉纺织工厂。
29.(1956年高考地理试题)试就交通上的位置和经济特征两方面,来比较郑州和武汉的异同,并说明这两大城市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20分)
30.(1956年高考地理试题副题)解放后在东北 省 市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生产工业用纸的综合造纸工厂
31.(1956年高考地理试题副题)说明东北地区,自解放以来大规模发展机器制造工业的意义及其地区配置的特点。(15分)
图11
图12
图9 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平均生产率的省际差异
南海诸岛
无数据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