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与游戏:搬运果实》(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立定跳远与游戏:搬运果实》(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9 20: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定跳远与游戏:搬运果实》教学设计
三年级水平二
教材
内容
立定跳远、游戏:搬运果实
班级
三年级
教师
教学
目标
及重
难点
1、通过借助教师示范讲解,小组展示、组内互评等手段,100%的学生能正确说出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口诀,90%的学生知道改进、提高立定跳远远度的方法。(教学重点)
2、通过自主探究的学练,85%以上的学生能改进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其余15%的学生掌握完成立定跳运动作,增强学生的弹跳力、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100%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60%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并帮助同学改进动作技术,80%的学生能积极练习技术动作,100%的学生在比赛中能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争第一。(教学难点)
4、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练习过程强化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通过游戏与放松环节内容,增强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意识,争做文明好少年.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组织与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2分钟
5分钟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3、热身运动
(1)游戏《冰冻》
组织:散点式
要求:
用躲闪方法保持安全距离,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行走;注意安全,避免相互碰撞。音乐停,动作停。
(2)各种形式跑跳练习,融入情境
(3)面向圆心原地简单健美操动作热身
要求:注意力集中,活泼大方
(二)、
4、专项准备活动
1、原地纵跳
2、抱膝跳
组织:圆圈
1、教师开门见山地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提出上课要求。创设秋天郊游的教学情境。
2、教师组织游戏,并参与其中。
3、
师带领生随音乐做小马跳,小鹿跑等热身运动。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原地纵跳的练习,师下口令,并进行示范;教师示范“抱膝跳”动作,并对学生动作评价。强调屈膝落地的重要性。
听清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记住本课要求,
学生在圆圈内游戏,灵敏地跑动、躲闪,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撕下。
在音乐节拍下,以后踢步、跑跳步的形式,跟随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学生动脑回答问题,积极参与练习。
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学习状态

3.
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
专项准备活动的练习为学生的技术改进学习进行预热。

6分钟
11分钟
11分钟
一、复习立定跳远
组织:围成一个圆圈,朝向圆心跳,背对圆心跳。
二、两人一小组分组的互助互评练习
组织:
围成一个圆圈,朝向圆心跳,背对圆心跳。
要求:积极思考
认真练习
三、有远度的立定跳远
组织:同上
要求:保证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努力跳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四、达级赛
根据自己能力分组达级,不同胶带代表不同远度。
五、团队游戏:小松鼠搬运果实
组织:
散点式
要求: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立定跳远的要领口诀;
2、教师做立定跳远的示范动作。
随机评价,鼓励学生。
1、教师提问题,同一高度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并公布练习方法,提出要求
2、让学生自选高度,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作出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跳得越高,落地越远呢?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适宜的高度
2、提出练习要求,教学生读出自己的成绩
3、巡视练习,纠正个别错误。
4、组织小组展示,并总结练习效果。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2、讲清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组织比赛,评出优胜组。
学生说出口诀
学生喊教师做
3、在教师的口令下完成
1、学生按要求分组练习;
2、自选高度,进行练习
3、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动作
1、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展示并回答问题,
找出最佳的高度。
2、在一定高度上完成远度分组练习
3、小组展示,说出自己的真实成绩。
1、学生记清游戏方法及要求,进行比赛,能为同伴加油,互相帮助,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1、经过回忆复习动作要领环节后,便于他们在正确规范的动作基础上改进和提高。
1.体验双脚跳过皮筋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脑思考的习惯。
2.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灵敏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1.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
信心,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5分钟
(一)、放松舞蹈《鸿雁》
组织:保持一臂距离的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优美轻松活泼。
(二)、小结本课
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1.教师语言启发。
教师示范。
2.教师鼓励并提出希望。
3.收放器材要求。
4.小结,提出课后探讨的问题。
1.学生观察与模仿。
2.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练习。
3.与教师一起回忆所学内容。
4.课后收放器材。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身心自然放松。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器材
彩色胶带、60个毽子、40个呼啦圈,iPod
音响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约140次/分
练习密度:约50%
强度指数:约1.45
心理负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