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98 北方地区(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98 北方地区(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10: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98 北方地区
1. (2012高考真题北京卷,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3)比较图10(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8分)
2.(2012年高考真题天津卷)(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6分)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和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9分)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6分)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分布的特点。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3)概述图中高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4)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2. (2009年高考山东卷,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浸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5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3)~(4)题。
表5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环渤海地区 76 2.16 27.70 8.48
全国 70 1.77 l!9.87 16.34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8和图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7—28题。
3.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4.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5.(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济南 5.36 潍坊 7.26 临沂 1.68
青岛 37.19 济宁 2.19 德州 2.13
淄博 4.14 泰安 1.16 聊城 0.98
枣庄 1.13 威海 10.19 滨州 1.14
东营 1.41 日照 1.59 荷泽 1.11
烟台 19.21 莱芜 0.68
(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重庆卷(新课程),39)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
(1)填空:图中A是_______水利枢纽。 B区域的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影响C所在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36)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图5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读图8回答26—28题。(双项选择题)
8.下列属于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
A.制茶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棉纺织业
D.稀土冶炼业9.该区域在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应(  )
A.在沿海各地围海造田
B.增加水稻种植面积
C.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
D.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
10.从c城市乘火车至d城市需经过的铁路(走最近路线)有(  )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胶济线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京皖蒙卷(旧课程))读下图完成3~6题。
1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1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 D.煤矿
1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1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15.(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4)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
(2)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格限填一个)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土 地 类 型 丘 陵 平 原 滩 涂
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
(3)丘陵地区如植被被破坏,将导致          ,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   。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   带,耕作制度是      ,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  。
(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认为       处作为选址更合理。
16.(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6)读“中国部分地区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并解答相应问题:
(1)A为九五期间重点工程: 水利枢纽工程。它对防 、防凌、减 、发电、灌溉及解决下游断流问题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2)B为纵向铁路干线: 线。C为重点建设的煤矿 。
(3)图中所示大河中游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是: 。
17.(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下面分别为我国部分特大城市、棉纺织工业发达城市、油田、煤矿分布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A.煤矿、油田、棉纺织工业发达城市、特大城市
B.油田、特大城市、煤矿、棉纺织工业发达城市
C.特大城市、煤矿、油田、棉纺织工业发达城市
D.棉纺织工业发达城市、煤矿、油田、特大城市
18.(199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下面各城市工业产值和结构示意图,下面四组选项中,地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
图例
A.武汉、济南、自贡、太原 B.唐山、十堰、兰州、攀枝花
C.鞍山、丹东、吉林、铜陵 D.包头、西安、大庆、本溪
19.(1990年高考地理试题)读下图,并完成下列要求:(6分)

(1)下列四种农作物中,在本图所示地区内有分布的是:
(A)冬小麦
(B)春小麦
(C)茶
(D)甜菜 [ ]
(2)在图上用文字注明“石太线”和“石德线”。
(3)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近几年新建或正在修建中的以运煤为主的两条铁路线,并注出起止点地名。
(4)简要说明图中圆内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
20.(1984年高考地理试题)城市有多种职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 ;上海的主要职能是 ;桂林的主要职能是 。
图8
图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