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5自由落体运动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
1.(本题3分)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得越快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从静止开始连续的三个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D.从静止开始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本题3分)据说牛顿躺在树下被一颗苹果砸中,从而激发灵感发现万有引力,假设苹果以6m/s的速度砸中牛顿,那么苹果落地前离地面的高度是( )
A.6m
B.3.6m
C.1.8m
D.1m
3.(本题3分)将一石块以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则( )
A.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石块上升的时间为
C.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
D.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4.(本题3分)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开始下落全程的高度所用时间和下落全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
A.
B.
C.
D.
5.(本题3分)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1.5×10﹣2s,g=10m/s2,由此估算出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
A.4.5m
B.3.2m
C.2.5m
D.1.6m
6.(本题3分)一个物体从塔顶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过程位移的。取,则( )
A.塔高是80m
B.下落时间为5s
C.最后1s的初速度为
D.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7.(本题3分)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因此人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假设住宅某阳台上有一个0.5kg的花盆不小心掉下来,下落的高度为20m,忽略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40m/s
B.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为2m/s
C.花盆下落的时间为4s
D.花盆下落的时间为2s
8.(本题3分)在距地面25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v0=20m/s,不计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小球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m
C.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总时间为4s
D.小球在落地时的速度为25m/s
9.(本题3分)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
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抬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2.2s
B.0.11s
C.0.22s
D.0.45s
10.(本题3分)地面上有一钢球B,其正上方距地面高90m的位置有一钢球A,现将钢球B竖直上抛,同时钢球A由静止自由释放,不计钢球受到的阻力,两球能在空中相遇。若仅将钢球A换成塑料球A,塑料球受阻力作用,加速度大小为,重复上述过程,自释放到两球相遇的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钢球B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A.
B.
C.
D.
11.(本题3分)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图,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位置“1”开始释放
B.小球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大小为小球在位置“2”的1.8倍
12.(本题3分)把自由下落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由上到下顺次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是( )
A.3∶2∶1
B.1∶∶
C.1∶()∶()
D.∶∶1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满足题意)(共24分)
13.(本题3分)以下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取重力加速度g=9.8m/s2)( )
A.第4s初的速度比第3s末的速度大9.8m/s
B.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相等
C.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
D.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前1s内、前2s内、前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
14.(本题3分)质量为10kg的甲与质量为5kg的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B.下落时间乙是甲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15.(本题3分)用热气球提升物体,当热气球升到离地面高处时,从热气球上自由脱落一物体,物体又竖直上升了后才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则(
)
A.物体从离开热气球到落到地面的路程是
B.物体脱落时气球速度大小为
C.物体落地前最后的位移大小为
D.物体脱落后经落回地面
16.(本题3分)屋檐上水滴下落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假定水滴从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和速度分别为( )
A.
B.
C.
D.
17.(本题3分)如图所示,水平线OO'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A.小球1将与小球B同时落地
B.小球2将与小球A同时落地
C.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与h无关
D.小球1与小球2的落地时间差与h无关
18.(本题3分)如图所示,乙球静止于地面上,甲球位于乙球正上方h处,现从地面上竖直上抛乙球,初速度,同时让甲球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甲乙两球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h为何值,甲乙两球一定能在空中相遇
B.当时,乙球恰好在最高点与甲球相遇
C.当时,乙球能在下降过程中与甲球相遇
D.当时,乙球能在上升过程中与甲球相遇
19.(本题3分)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面挂一重物。在重物上升到175m高处时,系重物的绳子断了。g取10m/s2,则( )
A.从这时刻算起,重物经过s落到地面
B.从这时刻算起,重物经过7s落到地面
C.重物落地时的速度为60m/s
D.重物落地时的速度为70m/s
20.(本题3分)从高为20m的位置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g取10m/s2,当物体到抛出点距离为15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1s
B.2s
C.3s
D.(2-)s
三、综合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共40分)
21.(本题8分)某人在高层建筑的阳台外侧以
=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发出一个小物体,当小物块运动到离抛出点5m处时,求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g取10m/s2(结果可保留根号)
22.(本题10分)雨天,李华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刚好落在距离屋檐0.8m的窗户上沿,请问:
(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3.(本题10分)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最后两秒的位移;
(3)下落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
24.(本题12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空管,管长为l=0.2
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以恒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距离空管N点下端d=0.25
m处有一小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
m/s2
,求:
(1)若经过t1=0.2
s,小球与N点等高,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
(2)若经过t2=0.5
s,小球在空管内部,求空管的速度大小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要使小球恰好不从M端离开空管,空管的速度v0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选项A错误;
B.物体刚下落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根据推论知,在开始连续三个2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C正确;
D.当h1=4.9
m,
h2=9.8
m,h3=
14.7m时h1:h2:
h3=1:2:3,因为
所以
t1:t2:t3=1::
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苹果做自由落体故有
可得
s=1.8m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A.石块竖直上抛,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A错误;
B.石块上升的时间为
故B错误;
C.石块先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根据对称性,则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为
故C正确;
D.由于石块最终落回地面,所以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
设全程高度h,则
故选A。
5.B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曝光时间为1.5×10?2s,设经过A点的速度为v,有
代入数据解得
v=8.0m/s
由
可得下降的高度大约为h,则
故选B。
6.D
【解析】
AB.设物体下落总时间为t,由题意可知,在前面(t-2s)时间内的位移为总位移的,由位移关系可得
解得
塔高为
AB错误;
C.最后1s的初速度即5s末的速度
C错误;
D.6s末的速度为
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
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CD.花盆不小心掉下来做落体运动,有
代入数据解得
选项C错误,D正确;
AB.花盆落地的速度大小
选项AB错误。
故选D。
8.B
【解析】
A.整个过程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保持不变,选项A错误;
B.上抛过程的位移由
可得
h=20m
故最大高度为
选项B正确;
C.上抛阶段有
得
t=2s
故回到抛出点时间等于,选项C错误;
D.由
解得
v=30m/s
选项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由图可知,开始时的位置在15cm处,握住尺时的位置在40cm处,所以在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25cm,由运动学可得
解得
故选C。
10.C
【解析】
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钢球B的初速度的大小为,情景一的相遇时间为t,则情景二的相遇时间为2t;
情景一:钢球A的位移为
钢球B的位移为
相遇是的位移关系为
(位移为矢量,规定向下为正方向,空中相遇时xB为负值,故此处是相减),联立代入数据得
情景二:塑料球A的位移为
钢球B的位移为
相遇的位移关系为
联立代入数据得
联立解得
t=3s
故选C。
11.D
【解析】
A.若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而题中1、2、3、4、5…间的位移之比为2:3:4:5……,所以位置“1”不是小球的初始位置,选项A错误;
B.根据Δx=aT2,可知
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大小
选项C错误;
D.小球在位置“2”的速度大小
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大小
所以
选项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设自由下落物体的总位移为3h,物体由上到下通过第一个h位移所需时间为t1,根据
得
t1=
同理,物体通过第二个h位移时所需的时间为
t2=-=(-1)
物体通过第三个h位移时所需的时间为
t3=-=(-)
故
(
故选C。
13.BC
【解析】
A.第4s初与第3s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A错误;
B.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
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只差相等,B正确;
C.根据
可知,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C正确;
D.根据
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前1s内、前2s内、前3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D错误。
故选BC。
14.CD
【解析】
ABD.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加速度相等,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
即有
,
由题中数据知
所以,甲、乙两物体落地时,乙的速度为甲的倍;甲、乙两物体落地时,下落时间乙是甲的倍,自由落体加速度均为g,故AB错误,D正确;
C.根据
可知,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
故选CD。
15.AC
【解析】
A.物体从离开热气球到落到地面的路程为
S
=
1.25
+
43.75
+
1.25m
=
46.25m
A正确;
B.由于物体从离开热气球后由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运动了1.25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0
-
v02=
-
2ax
代入数据有
v0=
5m/s
B错误;
D.物体从离开热气球后由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
0
=
v0
-
at1
解得
t1=
0.5s
后做自由落体运动直至落地有
h
=
at22,h
=
1.25
+
43.75m
解得
t2=
3s,t总
=
t1
+
t2=
3.5s
则物体脱落后经3.5s落地,D错误;
C.物体落地的速度为
v
=
gt2=
30m/s
根据逆向思维法有
x
=
vt
-
at2,t
=
1s
解得
x
=
25m
C正确;
故选AC。
16.BC
【解析】
时间t内下降的高度为
时间内下降高度为
故离地的高度为
为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则此时的速度为
故选BC。
17.BD
【解析】
A.设小球1下落到与B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设小球1还需要经过时间t1落地,则
设B运动的时间为t2,则
比较可知
故A错误;
B.小球2与小球A距离地面高度相同,初速度都为0,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下落时间相同,B正确;
C.设A运动时间为t3,则
可得
可知l是一个定值时,h越大,则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小,C错误;
D.1与2两球的时间差
可见两球下落时间差,与高度h无关,D正确;
故选BD。
18.BCD
【解析】
A.设两球在空中相遇,所需时间为t,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可得
而乙球的落地时间
两球在空中相遇的条件是
整理得
A错误;
B.若两球恰好在最高点相遇,满足的条件是
代入数据整理得
B正确;
C.由于
可得乙球能在下降过程中与甲球相遇,C正确;
D.当时,乙球还没有上升到最高点就与甲球相遇,D正确。
故选BCD。
19.BC
【解析】
AB.取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
代值求得
故A错误,B正确;
CD.由
可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0.AC
【解析】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
x=15m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得
解得
t1=1s,t2=3s
当物体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
x′=-15m
由解得
或(负值舍去)
选项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21.1s或1+s
【解析】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g=-10m/s2,由公式
当x=5m时
解得
t1=1s
当x=-5m时
解得
t2=1+s
22.(1)0.2s;(2)3.2m
【解析】
(1)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可得
g(2T)2=0.8m
解得
T=0.2s
(2)水从屋檐下落到地面的时间
t=4T
则有
23.(1)4s;(2)60m;(3)30m/s
【解析】
(1)根据位移公式
h=
得
t=4s
(2)前2s的位移为
h==20m
所以最后两秒的位移为
h1=H-h=60m
(3)根据匀加速运动可知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
24.(1)2.25
m/s;(2)3
m/s≤v0≤3.4
m/s(3)3
m/s
【解析】
(1)当球与
N点等高时,则
代入数据解得
v0=2.25
m/s
(2)若v0最小时,球恰好运动到与N点等高,则
代入数据解得
v0=3
m/s
若v0最大时,球恰好运动到与M点等高,则
代入数据解得
v0=3.4
m/s
故
3
m/s≤v0≤3.4
m/s
(3)当小球恰好不从M端离开空管时,球运动到M处恰好与管共速,则:
v0=gt3
解得
v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