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9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
2.经历探究数量关系和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考、归纳、概括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
能够列三步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解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小志愿者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认真分析问题以及仔细计算的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及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信息。
星期天,四(1)中队的队员们要去做
小小志愿者,他们要为福利院的小朋友购买
一些食物。仔细阅读信息窗,从图中你都得
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汇报看到的信息。
师:学数学不仅要能发现信息、整理信息,也要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本环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预设:
买10个文具花多少钱?
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先解决“买10个文具花多少钱”的问题,探究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1.独立列式,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出算式,并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文具盒29元,29元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10个是买的个数,叫做数量,需要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290元就是总价。
配合课件学生理解: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再做做试试。
学生做题,把想法和同位交流。
教师走到同学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言情况。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合作交流,梳理构建。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一本笔记本5元,他们一共要买40本,40本是买的本数,就是需要40个5元,算式就是5×40=200(元)。
教师引导:以上两个问题中,一个文具盒29元、一本笔记本5元,这29元、5元叫做“单价”,“买的个数”“买的本数”或者钢笔支数、牛奶箱数等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就叫做数量。用单价乘数量,所得的结果是总钱数,叫做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指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
2.体会关系,构建模型。
师:你能举例说说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举例:
如果每千克苹果5元,买4千克,需要多少元?
算式是:5元/千克
×
4千克
=
20元,
数量关系是:单价
×
数量
=
总价。
如果用20元钱买4千克苹果,那么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
算式是:20元
÷
4千克
=
5元/千克,
数量关系:总价
÷
数量
=
单价。
(3)用20元钱买苹果,如果每千克5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算式是:20元
÷
5元/千克
=
4千克
数量关系:总价 ÷
单价
=
数量。
教师小结: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可以根据三者的关系求出第三个量。
3.活学活用,巩固理解。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先在自己心里说,然后指名说给大家听。解决第2个问题,说说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以巩固这一数量关系。
(2)解决绿点问题:有40元钱,能买几支钢笔?
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试做,引导交流,让学生说说根据“数量
=
总价
÷
单价”,求出可以买40÷8=5(支)钢笔。
4.探究混合运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那么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你打算怎样做?
(1)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明两人板演。
(2)合作交流解题思路,评价质疑。
预设学生解题思路:先分别求出买40本笔记本的钱数和30支钢笔的钱数,再把这两个数加起来。
分步列式:先求买笔记本的钱数。
5×40=200(元)
再求买钢笔的钱数。
8×30=240(元)
最后求买两种文具的总钱数。
200+240=440(元)
列综合算式:5×40+8×30
对于分步列式,学生只要会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就可以;对于综合算式,要引导质疑:“5×40”和“8×30”各求的是什么?从而得出:把两个总价加起来,就是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的总价。
(3)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对于这一道题,我们想到了用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而今天除了我们刚刚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外,混合运算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对于它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这里,在学生理解的“先乘除、后加减”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像这种前后是乘法或除法,中间是加法或减法的算式,还有一个好玩的名字,叫做扁担乘或扁担除。像这样的混合运算,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得脱式过程更简洁。(板书: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把刚才的问题解答完整(揭示单位名称和答语)。
学生试做,说说它的运算顺序。
板书:5×40+8×30
=200+240
=440(元)
(4)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出示小电脑: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11×7-15×4
150+120÷6×5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查看。指导交流时,除了说说第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对于第二道,提出问题:它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像刚才的题目一样,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吗?着重指导学生理解它需要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板书: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
小结:在一道算式里,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进一步明确运算顺序)。
(5)变式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火眼金睛辨对错。指导学生辨别对错,明确运算顺序,并教育大家要细心计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计算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总结提升:在一道算式里,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脱式过程更简洁。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2题: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空格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式,再独立计算。
2.自主练习第3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先让学生说一说或者标出每道式题的计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进行订正,引导学生总结出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积累运算经验。
3.自主练习第4题:一共卖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解答。对于学困生,可以指导他们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合成综合算式解答。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从
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爱心助残的积极情感。)
板书设计:
三步混合运算
数量关系:
单价
×
数量
=
总价
总价
÷
数量
=
单价
总价 ÷
单价
=
数量
5×40+8×30
150+120÷6×5
=200+240
=150+20×5
=440(元)
=150+100
=250
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
分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相信学生。本节课教师不是将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比如: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动脑筋,而不是鹦鹉学舌的说说而已,老师没有因为题目简单就让孩子们齐声说,而是让孩子们都列出算式,并思考“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了“单价×
数量=
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式,构建了知识结构。在解决每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重把问题抛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
(2)循序渐进。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学生先是分析问题列出分步算式,再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按照运算顺序解决综合算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教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个问题上,教师十分注重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迁移类推,触类旁通。
2.使用建议:本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的混合运算学生容易“不同步”脱式而使计算步数多一步,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注意提醒。
3.需破解的问题。部分学困生,解决三步混合运算数学问题是否可以降低他
们理解上的难度,让他们分步列式解答,再合成综合算式解答?
290(元)
29
×
10
=
=
×
单价
数量
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