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102 青藏地区(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102 青藏地区(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10: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102 青藏地区
(2012年高考真题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32~33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2012年高考真题四川卷)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6~7题。
表1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3.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植被
4.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雪灾 B. 台风 C. 泥石流 D. 暴雨洪涝
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4分)
2.(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26-29)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⑴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仓山脉”的是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 ______.
⑵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⑶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B河:_____.
⑷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3.(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
图4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 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基础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Ⅱ(新课程),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图8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8回答:
a为__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__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9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9判断: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__________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7.(1984年高考地理试题)祖国边境一著名山脉的南坡,群山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白色的冰川和绿色的茂林交相辉映。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桔子林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一片“江南”景色。这里是我国 (省区)的 地区。
8.(1983年高考地理试题)下面是青海西藏地区图,根据图上标列的五个号码所在位置,将相应的地理名称填在图下空格中。(5分)
① ;② ;③ ;
④ ;⑤ ;
9.(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祁连山脉的东南部有黄河与 谷地。谷地比较开阔,土壤肥沃,是 省的主要农业区。
10.(1982年高考地理试题)下面是柴达木盆地图。请你根据图上标列的五个号码所在位置,把相应的地名和主要矿产填在下面附表中。(5分)
11.(1981年高考地理试题)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 谷地,是西藏重要粮食作物 的主要分布地区。
12.(1959年高考地理试题)我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和分布,在解放前和解放后有什么不同?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
四川省
西藏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I
II
III
等降水量线 mm
温度区界线
省、自治区界线
居民点
200
200
100
300
400
500
100
500
200
300
400
400
500
500
400
400
500
600
700
700
92°E
96°E
100°E
32°N
36°N
图12
图 15
东经
80°
90°
100°
110°
5000
(米)
10000
沿北纬36°附近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东经
94°
102°
110°
5000
(米)
10000
沿北纬30°附近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金沙江
图 14
青海省地理简图
图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