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
A.梯田 B.园林 C.寺庙 D.水电站
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分析图1中天津的文化景观,回答1-2题。
6.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一组文化景观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7.在天津的下列产业部门中,能充分合理利用丁图中设施所开采资源的是
A.化学工业 B.电力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汽车工业
8.(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54-5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⑴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服饰是___,它与当地____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⑵黄河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域文化区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这里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种是_____。
⑶河套平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民居是____,它非常适合_____生活。
⑷下列各组文化事物中,在黄河流经的地域文化区依次出现的一组是__。(单项选择)
A.酥油茶一“阿以旺”一吊脚楼一蒙古袍一四合院
B.碉房一兰州拉面一马头琴一窑洞—评剧
C.“阿以旺”一吊脚楼—蒙古袍一窑洞-京剧
D.喇嘛寺庙—坎儿井-那达慕节庆—信天游一四合院
⑸以上文化景观连同我国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___和 地域文化的_____________。
9.(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理,59)运用文化环境关系的有关原理,回答问题。(9分)
物质文化直接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非物质文化也被环境打上深深的烙印。填写表
格中文化景观所属的文化区名称以及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景观
所属文化区 江南水乡文化区
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位于我国江南平原地区,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水网密布,适宜于人们采用水路船运的出行方式
1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下列各组景观中,都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双项选择题)
A.岩画、蒙古包、长城
B.窑洞、溶洞、云冈石窟
C.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滇池
D.大运河、都江堰、梯田
1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据调查,我国使用手机发短信是从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逐渐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这种文化扩散属于 (双项选择题)
A.等级扩散 B.迁移扩散 C.扩展扩散 D.刺激扩散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读文化扩散类型示意图(图5),回答9-10题
图5
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能反映①-②所示文化扩散类型的是
A.原产于中国的大豆,现在南、北美洲种植
B.春秋时期,四夷逐步接受了中原“礼”文化
C.话剧传入天津后,先在南开中学学生中兴起,再流传社会
D.天津津南、蓟县等区县相继建立绿色食品基地
13.③-④所示类型的文化扩散都是
A.以精神文化为内容
B.以人或传媒为载体
C.因综合国力增强而扩大范围
D.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快捷广泛
14.(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山西卷(新课程))企业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 )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甲-奥运体育场 乙-海河上的桥 丙-南开大学 丁-石油钻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