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109 自然地理综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 考点109 自然地理综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09 10: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109 自然地理综合
1.(2012高考真题广东卷)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2012高考真题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2.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4.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A.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图3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读图3,回答5~7题。
3.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当新疆喀什(39024′N,75054′E)区时为6月10日8:00时,甲地的景象可能是
A.旭日东升 B.艳阳当空 C.夕阳西下 D.夜阑人静
5.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6.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34-39)(本题共14分)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⑴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⑵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
⑶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
⑷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
⑸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⑹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7.(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图13中a、b为两条纬线,纬度由b向a逐渐增高,c为经线,d为晨昏线与c的交点。若d的地方时为16时,则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的昼长较广州短
C.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塔里木河处于丰水季节
图13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图2
8. (2009年高考四川卷)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9. (2009年高考四川卷)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10. (2009年高考四川卷)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31~32题。
11.(2009年高考安徽卷) 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12.(2009年高考安徽卷)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13. (2009年高考全国I卷,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随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充 威康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理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变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4.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属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15.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16.天空赋予人们无尽的遐想,变幻无穷的大自然让众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句中“蓝”与“白”是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
B.“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春分到夏至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更多太阳能量
C.“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主要与光照方向及植物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D.“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蚕丝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7~9题。
17.a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 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18.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19.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0.(2007年高考宁夏卷文综,36)(32分)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6分)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6分)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8分)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合圈出来;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1.(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_____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________。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8分)
(2)图12中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分)
材料二:
(3)图13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_______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3—6题。
22.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
A. 大量冰雪融化 B. 泥石流爆发
C. 强对流天气 D. 强紫外线辐射
23.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小 D. 自转角速度略大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1~4题。
26.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7.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28.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29.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31)21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今年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首次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2005年4月2日11时50分,“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依次航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环球科学考察。读图2,回答(1)—(4)题。
(1)“大洋一号”起航时,纽约(西五区)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大洋一号”沿途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世界著名群岛。
(3)“大洋一号”预计将于11月20日到达南非,此时在开普敦遇到的情形,真实可信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可能遇到飓风
B、气候干热
C、昼长夜短
D、停靠在港口时,船上的五星红旗向东北方向飘扬
(4)“大洋一号”在非洲大陆南部东西两侧洋面,测得海水温度的差异状况是________。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1,回答1~4题。
图1
3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3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3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3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35.(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62-65)2001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报道: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到新西兰。该国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温 室效应的第一个受害者”。目前该国正面临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的局面。该国岛屿近20年来已经被海水侵蚀得千疮百孔,岛上的淡水日益减少;海水的大量侵入使土壤盐碱化,粮食和蔬菜无法正常生长。图瓦卢陆地最高处仅海拔4.5米,由于海平面日渐升高,据估计这些岛屿将于50年内被海水淹没。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⑴图瓦卢首都富纳富提所处地理位置是经度约   ,纬度约   。
⑵图瓦卢是由多个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剧增,大量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海水侵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⑶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⑷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用的措施是(  )
A.减压、升温      B.增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降温
36.(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42—4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zhen)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旅游者参加太白山生态旅游、徒步登山的主要线路。
(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当旅游者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    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旅游者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旅游者到达3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旅游者应用    、        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7.(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1)甲图是“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部分)”示意图,乙图是“地球上的行星风带(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
(1)气压带、风带②的名称是 带,A地区所属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名称是 。
(2)B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特点是 ,该地区种植业除麦类外, 等种植非常广泛。
(3)气压带3的名称是 ,C地区在其控制下盛行 气流,农业的主体是 业,气候类型属 。
(4)D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写出图上的数字代号) 控制,其自然植被是 。
38.(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按照图象下的具体要求回答:(本题分四小题,每小题1分,全对得4分。)
图中的气候类型为: 。
这种树的名称叫 ,它分布在 。
这种动物的名称叫 ,它分布 。
这是 (国家)的著名古代建筑,它名叫 。
39.(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按照图象下的具体要求回答:(本题分四小题,每小题2分,全对得8分。)
A处地形的名称是 。它的成因是 。
这种珊瑚礁的名称叫 ,它的成因 。
这种爬行动物的名称叫 ,含有它的化石的地层是 代的地层。
A是 星;B是 星。
40.(1986年高考地理试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各描述了我国哪一个地区的什么地理现象。
(1)碧莲玉笋世界。
(2)春风不度玉门关。




图5



浮游植物生物量


图3
20°
15°
66°34′
65°
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
首都
火山
冰原
大气上界
地面


太阳
辐射
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


30°
60°
90°
-1
北纬
0
2
4
6
图8
向北的热量输送/1015W
北 美 洲
查尔斯顿
非 洲

西

巴 西



委内瑞拉
亚 马 孙 河









安哥拉
葡萄牙
西班牙
法国
里斯本

古巴
牙买加
西印度群岛




利物浦

图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