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买铅笔(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买铅笔(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21:0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买铅笔
内容
买铅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
"
十几减九
"
的退位减法
,
会用多种方法正确地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等形式学会计算。3.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计算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4、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巩固.
重点
学生探索并学会
"
十几减九
"
的退位减法。
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
准确进行计算。
关键
认真仔细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
学生
小棒和计数器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5
151325
一、激趣导入二、新授三、巩固内化四、全课总结五、课堂检测
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袋鼠妈妈文具店"开业了,她特意从外地采购了15支魔术铅笔(板书15),
看第一位顾客一一小白兔来了,他要买铅笔,请你们猜猜小白兔要买几支铅笔?生:我猜他会买93、4HU--支师:请同学们看小白兔买了几支?(板书9)谁猜对了?二、新授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商店里还剩几支魔术铅笔吗?怎么列式?
生:15-9=2.
拓宽思路,掌握算法。(1)师:15-9等于几呢?请小朋友用小棒来代替铅笔,亲自动手摆一摆(2)尝试讨论:同桌两人互相讨论怎样算?(3)集体评论: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4)汇报:·我是一根一根地减的·我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4再算1+5=60·我是想9+6=15,所以15-9=6·我是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题。18-9=
14-9=
17-9=
(6)试一试:前后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一下这两道题该怎样算?16-8=
14-8=三、巩固内化1.运用学过的知识,边计算边说说计算方法13-9=
12-9=
17-8=
2.开火车口算。18-9=
14-8=
17-7=14-9=
15-8=
17-8=15-9=
11-8=
17-9=3.游戏:摘苹果方法:根据各班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棵树,根据卡片上的算式到树上去摘相应的苹果。摘得最快的一组获胜4、拓展练习,延伸视点12-(
)=5
14-(
)=6
11-(
)=5
13-(
)=4四、全课总结五、课堂检测:13-5=
17-9=
15-6=14-6=
18-9=
17-6=
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练习(3页第5题)?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书设

买铅笔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有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
15-9=6
方法:(1)数
一根一根的减
(2)把15分成10和5
(3)把9分成5和4
10-9=1
15-5=10
1+5=6
10-4(4)9+(6)=15
15-9=6

后反

冷老指出: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受到美的陶冶。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总的归纳有以下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1.
能正确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整节课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汇报结果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师生间形成了融洽、愉快、合作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摆小棒、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本节课在教学15-9=?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当然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思考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来调整教学,又如何用教师的教对学生进行更准确的引导。通过整堂课的准备、教学、总结、反思也让我有了三点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