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笔
记
课题
分饼
内容
67-68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多媒体展示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比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知迁移能力,在自主构建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4、培养良好习惯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重点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关键
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预习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
案
3分5分12分15分5分
导入提问自主学习预习反馈巩固练习五、课堂检测六、总结作业
1、出示课题,根据课题,结合预习你想了解什么问题?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1、带着黑板的问题,自主预习书67页。2、教师巡视1、举例说明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1、举例说明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点拨活动操作一: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是张饼,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3、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4、请观察,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比分母小,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像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随机板书)1.完成课本第68页“练一练”第l~5题。(1)第1题。①学生独立填一填。②同桌或小组间交流。③提问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2)第2题。(3)第3题。(4)第4题。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由西游记的故事引入新课.猪八戒找来了5张饼,分给四个人,该怎样分呢?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学会思考。以检查的形式考察一下孩子掌握情况,针对不明白的问题重点点拨。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倾听习惯。小结:分子小于分母的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是假分数。2、检测:找出真分数和假分数4分之3
四分之九
四分之7四分之2关注学生小结能力的培养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有什么收获?B能力培养X拓展应用
板
书设
计
分饼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我们称它为真分数
真分数<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1
课
后反
思
冷冉先生提出,情知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习。这节课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八戒分3张饼)故事引入,很快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在学生汇报展示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数学模型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叙述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以及带分数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反思本课教学,有两点启示:一、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二、要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传统的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它忠诚于学科,却忽视了学生;体现了权威,却淡化了民主;追求着高效,却忘记了意义。本堂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很好的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