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原创精品资料包(绝对是极品)

文档属性

名称 26.《三峡》原创精品资料包(绝对是极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08:44: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程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三峡》视频,展示三峡优美风光,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直观感受,带学生激情走进三峡。
二、作者简介 视频范读
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2、视频范读
三、初读课文 梳理文章
1、读一读:
如此美妙的三峡,还是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文章情感。
(2)学生个人朗读,展示个性风采,体会感受文章赞美之情。
积累字词
quē xiāng yǎn zhǔ sù shù xī tuān xiào zhàng
阙处 襄陵 绝巘 嘱引 沿溯 飞漱 曦月 急湍 长啸 重岩叠嶂
2、梳理文章
作者描绘了三峡哪几个方面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山、水;表现了作者对三峡无限喜爱赞美之情
四、自主学习 疏通文义
1、请大家小组合作,把自己不懂得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然后每组选择一段结合课文的注释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三峡的优美风光,说出来小组内部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2、教师提示。
重要词语: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阳光,这里指太阳)③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溯,逆流而上)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这里指快跑的马)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急流的水)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传同“啭”,声音婉转)
古今异义词
自 古义:连词,表假设,“如果”的意思,常与“非”连用。
今义:①名词,自己;②副词,自然、当然;③介词,从、由。
或 古义:有时(有的、有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者。
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断,断绝) 自非亭午夜分(若,如果)
绝 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哀转久绝 (停止)
五、研读课文 品味语言
1、本文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语言特点怎样?
明确: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秋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的结构:
第一段,总写三峡的特点:峰峦重叠,遮天蔽日。开篇从总观的角度给人们展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第二段,描写夏季的三峡。作者从两方面进行了描写。一是凶险;二是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二季三峡的景色。与第二段夏日里的惊涛骇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水收敛住了桀骜不顺的性格变得含情脉脉、悠然自得。
第四段,写秋天的三峡。作者主要描写了秋雨初晴或霜降的早晨的景象,着重突出一个“凄”字。
语言的运用上。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2、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怎样围绕三峡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本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作者以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了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六、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作者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如果配上图片那简直就是一篇绝佳的解说词。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美景,关键我们能否细致的观察。回去游览一下家乡风景,写一篇导游词,介绍一下家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9张PPT)
三峡解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
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
——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视频朗读
初读梳理
一、读一读
阙处( ) 襄陵( ) 绝巘( )
嘱引( ) 沿溯 ( )飞漱( )
曦月( ) 急湍( ) 长啸( )
重岩叠嶂( )
二、作者描绘了三峡哪几个方面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山、水;表现了作者对三峡无限喜爱赞美之情
quē
xiāng
yǎn
zhǔ

shù

tuān
xiào
zhàng
自主学习
1、请大家小组合作,把自己不懂得字词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忙。
重要词语: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阳光,这里指太阳
襄,漫上;溯,逆流而上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急流的水
属引,接连不断
转同“啭”,声音婉转
文章结构
三峡
第一段:总写三峡的特点。
峰峦重叠,遮天蔽日。
第二段:描写夏季的三峡。
一是凶险;二是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二季三峡的景色。
含情脉脉、悠然自得。
第四段:写秋天的三峡。
突出一个“凄”字
总————分
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谋篇特点
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
其次,善 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
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
作业布置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作者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如果配上图片那简直就是一篇绝佳的解说词。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美景,关键我们能否细致的观察。回去游览一下家乡风景,写一篇导游词,介绍一下家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gaokao.21cnjy.com/H/13/106/V20266.shtml ( http: / / gaokao.21cnjy.com / H / 13 / 106 / V20266.shtml )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http: / / www.21cnjy.com / user / home_list.asp username=段国春&flag=&softType=0&page=1 )
《三峡》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填空题
《三峡》一文选自__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水经》作注写成了《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
①沿溯阻绝 春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夏
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秋
④清荣峻茂 冬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______________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划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段中______字通______字。
3.试就第二段文字内容,大概计算一下船速。_______________
4.解释加点词。
①或王命急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林寒涧肃
———————————————————————————————————
6.你最欣赏文章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
7.试默写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
(二)课外阅读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注释:①质:做人质。 ②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
2.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
参考答案:
一、
1.《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2.①同“缺”空缺 ②漫上 ③很 ④早晨
3.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4.略
5.B。
二、
(一)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阙 缺
3.假设朝到暮为12小时,那么时速大约为100里/小时。
4.①有时 ②即使
5.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②树林和山涧里呈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的情景。 6.略
7.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过万重山。
(二)
1.去;距离(1分)
2.反:返回(1分)(如答到通假,不扣分;如只答通假,扣0.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