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2 0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其实蒸发是(  )
A.液化
放热
B.液化
吸热
C.汽化
放热
D.汽化
吸热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仪器安装的顺序是:先上后下
B.由乙图可得:水的沸点是
C.由乙图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当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仍然继续沸腾
3.如图所示,冬天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4.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
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
C.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D.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
5.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从天而降”,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护目镜变“花”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大烦恼,主要是因为在呼气时,嘴里呼出的气体会从口罩上沿进入护目镜,护目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雾气”形成在护目镜的外侧
D.“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6.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以下关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
A.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再增大,后保持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8.我们在平时晾晒衣服时,把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得快,放在太阳底下比放在阴凉处干得快。同学们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研究的是(  )
A.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衣服干的快慢跟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它与空气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9.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C,水沸点是100?C,煤油沸点是150?C,如图所示,烧杯和试管内盛有以上某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0.利用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却没有燃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B.水沸腾后,水不再吸热
C.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D.在加热过程中,只有水吸热,纸锅不吸热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乙醚液体逐渐消失,再向里推压活塞,会观察到针筒里的______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2.如图所示,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中间是空心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空调”。(填物态变化名称)
13.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由于______遇冷______而成;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刻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遇到烧红的铁块发生剧烈的______(物态变化)产生______上升遇冷______(物态变化)而成。
14.冬天坐在开着暖气的汽车里,发现侧边的窗玻璃起“雾气”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雾气”会形成在玻璃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15.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试管内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乙试管内液体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6.一次性打火机里的液体燃料丁烷在常温下呈气态,有人称其不小心将打火机破碎在口袋中,致使身体冻伤,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17.冬季窗玻璃______侧有水雾产生,夏季开空调窗玻璃______侧有水雾产生,这是______现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______房间内水壶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___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
18.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由此可以推断大气压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在图3中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在水沸腾的过程中,水面会有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属于_______态物质,在形成“白气”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吸热”或者“放热”);
(5)小亮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6)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C
7.C
8.A
9.D
10.C
11.液态乙醚
压缩体积
12.汽化
液化
13.水蒸气
液化
汽化
水蒸气
液化
14.液化
内侧
15.不会

16.正确
打火机里面的液体(或丁烷)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17.内

液化


18.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98
低于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a

放热
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