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
一、单选题
1.地球充满生命活力离不开厚厚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垂直方向的大气温度变化?????B.?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D.?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2.地球外部的大气有保护作用,如果一旦地球外部的大气消失,下列哪种情况仍然存在??
(?
????)
A.?美丽的流星雨现象???????????????B.?蔚蓝色的天空???????????????C.?阳光普照大地???????????????D.?建造风力发电站
3.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
2020
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
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B.?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对流层→外层→对流层???????????????????????????????????????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4.指出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5.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D.?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6.下列关于大气各层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下空气流动
②外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上下空气难于流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7.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B.?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适于高空飞行
10..在大气成分中既有保温作用,又是植物光合作用重要原料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
11..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
12..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阻碍太阳的热辐射??????????????????????????????????????????????B.?阻碍夜间地球热量散失
C.?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D.?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
13..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及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C.?物质组成——原始大气层里含有氧气
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二、填空题
14.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殊情况改编而成的,这次成功的迫降被称为民航史上载入史册的奇迹。
(1)与空管部门失联的川航3U8633在海拔8000米左右的高空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则此时飞机位于________层。
(2)机长在8000米高空紧急迫降成功避免一场空难,飞机下降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15.下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________层,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______;飞机适合飞行的是第________层(填序号)。
16.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层(填图中字母);
(2)下列关于
A
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④集中了约
90%的臭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A、大气层依据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5层;故A正确;
B、雷电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B错误;
C、对流层集中大气层绝大部分的水汽等,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流运动强烈;故C正确;
D、大气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越来越稀薄;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大气层还像一件外衣,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解答】A、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
流星体
)
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所以没有大气层就不会有流星现象,不符合题意。
B、
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了,所以没有大气层就不会有蔚蓝色的天空,不符合题意。
C、没有大气层,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上,形成了阳光普照的场景,符合题意。
D、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风,没有空气就不会有风的存在,也就无法用风力发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3.【答案】
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层的分类依据以及各层的特点。地球大气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是对流层。这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如云、雨、雪、雹等,所以不适于飞机飞行。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5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发生,适合飞机飞行,客机主要在这层飞行。
从平流层以上到85千米这一层,称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而降低,不适合飞机飞行。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暖层和外层,这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不适合飞机飞行。所以飞机从地面飞行要起飞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落地。
【解答】飞机从地面飞行要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落地,故A正确。
4.【答案】
B
【解析】【分析】掌握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时,体积变大,根据ρ=
m
v
可知,密度变小而上升,冷空气密度大,向下流动,就这样,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不停地循环,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温度和大气运动的不同,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A.对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故不符合题意;
B.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故正确;
C.高层大气的气温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D.高层大气的气温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指地球的外部气体圈层,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构成的。根据大气的温度,大气运动的不同分为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臭氧层是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解答】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下空气流动,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外层,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臭氧层是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上下空气难于流动,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故答案为:C。
7.【答案】
B
【解析】【分析】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平均厚度约为12公里,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解答】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①正确;空气上冷下热,故对流运动旺盛,②正确;由于纬度高低不同,则气温的差异而导致了对流运动的高度不同,故低纬地区对流层厚度高于高纬地区,③错误;对流运动旺盛,且该层集中了大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故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一般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
外层(又称外逸层或逃逸层)。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解答】A、地表到12千米的高度为对流层,对流层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错误;
B、对流层到外层,大气的质量在减小,所以密度是减小;故B错误;
C、对流层集中大气中3/4的质量,所以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质量会变得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会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陨石在大气中摩擦会逐渐减小,甚至没有可以避免被陨石撞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
C
【解析】【分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解答】A、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所以温度随着高度增加的降低;故A错误;
B、对流层的对流现象明显,对流现象主要上下对流,所以大气是垂直运动为主;故B错误;
C、对流层由于对流现象明显,导致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C正确;
D、适合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解答】大气成分中,具有保温作用的是有“温室气体”之称的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一般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
外层(又称外逸层或逃逸层)。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解答】A、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故A错误;
B、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附着在尘埃上,才会形成雨滴降落,从而形成降水;故B正确;
C
、对流层是下热上冷,有利于形成对流;故C错误;
D、中间层有对流现象,但不会形成雨雪等天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
D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存在的意义的理解;
【解答】A、大气层能够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故A错误;
B、在夜晚的时候,大气能够减少地球的热量散失,从而保证地表温度不会急剧下降;故B错误;
C、其他的天体掉落地球时,经过大气时会摩擦燃烧,所以会很少掉落在地球上,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故C错误;
D、氧气主要是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提供,与大气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
D
【解析】【分析】(1)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原因为对流层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2)一般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5层。
【解答】A、B、近地面的大气层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下部热,上部冷,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故称对流层;
C、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
D、大气层中的臭氧可与紫外线进行光化学反应,吸收部分紫外线,同时陨石在落向地面时,速度非常快,要穿过地球浓密的大气层,就会与大气剧烈磨擦,产生热量,体积不大的陨石就在大气中烧毁了。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4.【答案】
(1)对流
(2)温度升高
【解析】【分析】机从接近地面飞向高空,对流层是接近地面的一层大气层,刮风、下雨、降雪都集中在对流层,而平流层基本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飞行。
对流层随高度变化的普遍规律: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
【解答】(1)、
正在穿越厚重的积雨云,它的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则此时飞机位于
对流层。
(2)、
飞机下降过程中在对流层,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飞机下降,高度降低,温度升高。
15.【答案】
①;对流运动;②
【解析】【分析】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大气状况,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对高空飞行有利的是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解答】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所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飞机适合飞行的是第②层——平流层。
故答案为:①;对流运动;②
16.【答案】
(1)B
(2)②③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解答】(1)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稳定,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
故答案为:(1)B(2)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