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综合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21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期中改编,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各个行业各个部门是互相推动共同进步的,比如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纺织业的发展,又促成了新动力和新运输工具的出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珍妮机”
②飞梭
③蒸汽机车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①②
2.(2021贵州铜仁中考,22,★★☆)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
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3.(2021四川德阳绵竹孝德中学期中,18,★★☆)下图是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图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
)
A.蒸汽机车
B.珍妮机
C.汽船
D.蒸汽机
4.(2021四川甘孜中考改编,27,★★☆)1785年,英国工场主詹姆士把他的纺织工场从乡村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很快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工厂。詹姆士搬迁成功的客观条件是
(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推广
C.飞梭的发明
D.铁路时代到来
5.(2021江西宜春高安四中第三次月考,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据统计,1800年英国的原棉消耗量为5200万磅,而到1840年则增加到4.59亿磅,其原因是
(
)
A.英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B.蒸汽动力机械的广泛使用
C.英国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剧
D.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6.(2021云南保山腾冲期末,23,★☆☆)2020年10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介绍,到“十三五”期末,预计铁路运营的总里程14.6万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大约3.8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开启铁路时代的发明家是
(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斯蒂芬森
D.凯伊
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19,★☆)“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日本
8.(2021辽宁鞍山铁东期中,16,★★☆)19世纪传统意义的“工场”被新的“工厂”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工场”和“工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
A.生产规模大小的区别
B.出现时间早晚的区别
C.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
D.作坊主与资本家两种管理者身份的差别
9.(2021河北保定高碑店期末,17,★★☆)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1867年,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见,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
(
)
A.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B.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
C.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
D.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
10.“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和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
11.(2021四川巴中中考,27,★☆☆)《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下列关于该宣言的发表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实现
D.标志着资本主义的没落
12.(2021河北唐山路北期中,10,★★☆)“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理论来源
D.实践基础
13.(2021江苏镇江中考,19,★★☆)《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4.(2021广东汕头龙湖实验中学第二次段考,29,★★☆)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5.(2021河北唐山路南期中,13,★★☆)马克思曾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巴黎公社
(
)
A.成立的历史背景
B.重要的历史地位
C.领导的公仆意识
D.失败的经验教训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2021天津滨海新区期末改编,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综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的表格。(5分)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请问材料二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4分)
(3)举一例证明这场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
的面貌”这句话的?(4分)
17.(2021四川眉山东坡期末,14,★★☆)(14分)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材料二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2分)
材料三
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织工的产量。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四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
18.(2021湖南益阳赫山期末改编,31,★★☆)(14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武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列宁
材料三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1871年5月27日,巴黎公社近200名战士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与5000名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原因。(4分)
(2)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4分)
(3)材料四中“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请写出成为无产阶级锐利思想武器的著作的名称。
(2分)
(4)材料四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的什么精神?(4分)
19.(2021河南郑州四十七中期中,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城市人口怎样的变化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材料二图示中的“革命理论”和“政权尝试”分别指什么?(6分)
(3)结合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斗争实践,谈谈你的感想。(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1.B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故选B。
2.D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蒸汽机的直接作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故选D。D结合下列示意图,理解认识回答即可。
4.B
1785年以前,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工厂一般建造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故詹姆士搬迁成功的客观条件是蒸汽机的推广.故选B。
5.D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与1800年相比,英国原棉消耗量飞速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故选D。
6.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故选C。
7.C
“机器生产”“工厂”“铁路”是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C。
8.C
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厂”最本质的区别是,前者是手工生产,后者是机器生产.故选C。
9.D
材料显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工业革命使无产阶级遭受更为严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变大.故选D。
10.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当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C。
1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B。
12.A
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说明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故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
13.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材料“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及所学知识可知,“它们”是指无产阶级.故选D
14.A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选A
15.B
据材料“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可知,马克思强调的是巴黎公社重要的历史地位.故选B
16.[答案]:
(1)①“珍妮机”(或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③“蒸汽时代”;④斯蒂芬森;⑤铁路时代。
(2)工业革命;机器生产。
(3)例子: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便利了交通,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理解: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城市化加速,生活方式改变,时间观念增强。
[解析]:
(1)据所学可知,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材料二是对工业革命的评述,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一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革命,因此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机器生产。
(3)结合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影响回答即可。
【知识拓展】工业革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17.[答案]:
(1)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凯伊发明飞梭,织布效率提高一倍。
(3)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发展。
(4)贫富分化加剧;犯罪率攀升。
[解析]:
(1)由“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由材料二的关键信息“织布革新以后,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可以看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是凯伊发明飞梭,织布效率提高一倍。
(3)材料三“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说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由“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由“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发展。
(4)根据材料四“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可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根据“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犯罪率攀升。
18.[答案]:
(1)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继承了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或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3)《共产党宣言》。
(4)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面对强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解析]:
(1)由材料一“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可知,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由材料二“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了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
(2)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或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3)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成为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面对强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待遇,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3)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基础。
19.[答案]:
(1)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工业革命的影响。
(2)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3)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的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2)由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图示中的“革命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权尝试”是指巴黎公社。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3)本问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围绕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归纳答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