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28张+生字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冀中的地道战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28张+生字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09:26:33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8
冀中的地道战
语文
五年级上册
q~n
①沉浸
②废寝忘食
侵入
侵略
9
Q

左右
lv-
①网络
②风格
省略
忽略
11
L

左右
zh&
①恐怕
②巩固
建筑
修筑
12
Z
?
上下
b2o
①煲汤
②保卫
城堡
堡垒
12
B

上下
d2ng
①经常
②欣赏
党员
党委
10
D

上下
qi$
①士兵
②乒乓球
山丘
沙丘
5
Q
丿
独体
f1ng
①仿佛
②预防
妨碍
无妨
7
F

左右
b#
①利弊
②敝人
隐蔽
遮蔽
14
B

上下
xi3n
①肉馅
②谄媚
陷入
陷阱
10
X

左右
gu2i
告别
分别
拐弯
拐杖
8
G

左右
已7世纪兹育
elanCO
己7世纪数盲
谢谢观赏
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
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iy.com/help/help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抱着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营造主动探索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组讨论,在黑板上画一画地道的平面图。经过一番研讨,有的小组在黑板上画出了课本上描写的地道平面图,并做了解说。台下起了争论,课堂变成了“答记者问”。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把黑板让给了更多的学生。奇迹终于出现了!有一个小组设计出了课本上没有写到的地道结构平面图,设计出了更精彩的利用地道战斗的方式,同时解说:”为防敌人火攻,可在地道里设计夹层,里面装满沙子,需要时抽去木板,沙子洪水般流出,再大火势都无济于事。
三、不足之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本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地道中加入自己的“设计”,但由于时间关系并未实现。
四、改进措施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阅读话题,努力缩短学生视野与文本视野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倾听作者的声音,解读文本的内涵。学生主动探索,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语文
五年级上册
8
冀中的地道战
你知道这些地道有什么作用吗?
背景资料
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国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课文朗读
侵略
堡垒
任丘
搁置
陷坑
拐弯
岔道
字词学习
qīn
lüè
rén
qiū
lěi
ɡē
xiàn
ɡuǎi
chà
字词学习
侵略筑堡党
丘妨蔽陷拐
易错笔画

rén
rèn
任丘
担任
任课
用于地名
负担,担当
字词学习
任县
字词学习
任丘:
地名,在河北省。
吆喝: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粉碎:
使彻底失败或毁灭。
不计其数:
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堡垒:
在冲要地点做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带着下面的问题,用较快地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冀中在哪里?
地道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在地道里作战?
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课文解读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作铺垫
总起句
地道战是个奇迹,说说地道战“奇”在哪儿。
(4)地道、地洞、气孔、出口。
(5)既能坚持生产,又能打击敌人。
课文解读
构造奇
作用奇
(6)防火攻、防水攻、防毒气攻人。
(7)“无线电”“有线电”。
防御奇
联络奇
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
课文解读
隐蔽性强: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
较为舒适:四尺多高,顶离地面三四尺。从气孔还能漏下光来。
功能齐全:住人、拴牲口、搁东西、作厕所、有气孔。
读第5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
课文解读
地道口外:位置隐蔽,堆满荆棘,设有陷坑。
地道口内:
活道——“孑口”;
死道——地雷。
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课文解读
进攻
防御
读第6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
课文解读
土和沙
枯井暗沟
火攻
水攻
吊板挡住
毒气攻
读第7自然段,说说“奇”在哪里。
一个接一个的吆喝声。
拉动铁丝牵住的铜铃,发出
响声。
课文解读
“无线电”
“有线电”
自由读第8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课文解读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最后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读
点明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结全文
怎样理解“惊人的奇迹”一词?
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解读
既坚持生产,又打击敌人,冀中人民的斗志确实“惊人”
对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无穷无尽的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
地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设计精巧、易守难攻。
课文解读
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能够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智慧?
中国人民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所以才会激发起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勇气和斗志也是地道战成功的关键。
课文解读
课堂小结
总起
总结
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分述
产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冀中的地道战
样式
保护自己
特点
打击敌人
顽强斗志
无穷智慧
本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展现了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的惊人奇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课堂小结
地雷战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在山东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