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笔
记
第
10
周第
3课时
授课时间:
2018
年
10
月31日
课题
乘法分配律
内容
56、57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数学思考:通过学习,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分析推理能力。3.问题解决: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情感态度:养成认真数写,检查的习惯。
重点
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难点
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关键
经历探索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书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
案
5’
5’15’10’2’3’
一、预习指导二、小组交流三、预习反馈1、小组汇报2、字母表示。3、交流不懂得问题4、质疑四、巩固练习P57-1P57-2五、全课总结。六、检测。七、布置作业
打开书56页1看题目(思考学什么?)8、看主题情境图包含了什么信息?由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说一说、写一写、不懂的打上问号)9、看问题串(按照顺序来学习)10、回顾课题(1、学什么?2、解决方法是什么?)1、你学会了什么?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点拨: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如:(40+4)×25和40×25+4×25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你的发现。(a+b)×c=a×c+b×c3、交流不懂得问题。4、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巩固训练:小组交流、汇报同桌交流、汇报本课学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简便计算
99×11
38×29+38必做:数学能力培养选做:1、预习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10)x125
25x22+25x18
预设问题:看题目你提出什么问题?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怎么用?自学感悟:①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瓷砖③列式解答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关注学生预习。小组交流:1、通过预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了什么?(结合课前题的问题来交流)2、还有那些没有学会的?学生思考讨论师:你能总结方法吗?
板
书设
计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课
后反
思
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1、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他们能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渐渐发现了几组算式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找到规律,再通过举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并且再启发他们说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2、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学生较易接受与理解。3、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又安排了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使全体学生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这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的面也比较广,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对这个内容还是掌握较好。由于学生差异大,所以我在面向全体方面做的还不够,使得个别不爱发言的同学,很少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值得注意,应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