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读生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慈、漫”,在课文语境中理解“尽快”“悄悄”“默默”“静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表现;背诵课文第3小节。
3.知道“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复习成语。
2.揭题:“程门立雪”。
介绍:程颐。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题意思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句子读通。试着说说课题的意思。
2.检查标小节号。
3.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4.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预设:杨时和同学站立在程老师家门口的雪地里。)
5.学习:杨;教师补充介绍杨时。
6.结合第1小节,进一步了解杨时,学习:宋、尊敬。
三、边读边想,体会尊师言行
1.杨时为什么要到程老师家去?又为什么要站在老师家门前的雪地里呢?课文2-6小节具体写了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2.学习第2小节。
(1)学生交流:杨时和同学为什么去程老师家?
出示: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
抓住关键词语:尽快、鹅毛大雪、请教。
(2)媒体演示,朗读体会,感受杨时的爱学习。
(3)学习生字:题。
2.学习第3节。
(1)为了学习上的问题,杨时和同学顾不得鹅毛般的大雪,急切地往程颐老师家走去。到了程老师家门口,他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2)学习生字:敲、默、待。
轻声读第3节,直线划出杨时说的话。
(3)出示句子: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程老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儿等一会儿吧!”(圈出关键词:悄悄地)
(4)他们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轻声读第3节,划出他们怎么做的句子,试着圈出关键词,想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5)出示句子:他们就站在门口,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
(圈出关键词:默默地,静静地)交流原因。
(6)想象:呼呼的北风刺骨的冷,纷纷扬扬的雪花越下越大,地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这样一直站着,谁知道他们都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媒体演示,学生想象,语言训练。
(7)指导背诵。
*借助板书,你能把杨时和同学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吗?
*借助提示,试着背诵。
*全班尝试背诵。
四、质疑问难,深化思想情感
1.根据前后文,看板书,提出问题。
既然急着想解决问题,为什么不进程老师的家而冒雪等候?
2.男女生分别读2、3节,感受请教问题时的急切和等待过程的漫长。
3.学生交流感受
4.要知道站在雪地里的杨时当时40多岁,已经是宋朝的著名学者,可是杨时甘愿受冻也不愿打扰老师休息,这样尊敬老师的行为让人感动。
5.媒体演示:杨时和同学艰难地挪动着已经冻僵的双脚向程老师走去,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读第4、5小节。
(1)程老师心疼地说:“外边风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理解:心疼、慈祥)
(2)杨时望着程老师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3)师生配合读4-6节。(理解:漫天飞舞)
五、复习与巩固
1.复习词语。
2.听写句子(要求:一听二记三写四检查。)
课堂总结
程老师感动得久久没有说话。从此,程老师更尽心尽力地把知识传授给杨时。杨时成了宋朝著名学者。(回读第1小节)现在,只要人们说起尊敬师长的中华美德,大家就想到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程门立雪
尽快 悄悄地
杨时(和同学) 冒雪 默默地 尊敬老师
请教 静静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