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课件+素材(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课件+素材(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10:14:18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语文
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看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视频链接
新课导入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家乡是否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二十年后它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下一页
二十年后,你多少岁?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你看到了家乡的哪些变化?
习作指导
科技
人文
通信方式、交通方式、生活环境、衣食起居等。
家乡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他们的外貌、服饰、职业、生活习惯会发生哪些变化?
你回家乡后会有什么趣事发生?
习作指导
读一读提纲范例,说说提纲包括哪些内容。
习作指导
题目:
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
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
中间:
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
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
生活的变化:遇到老同学开着3D打印的汽车去郊游。
结尾:
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贴士:
习作指导
列提纲之前,心中要有整体构思:准备写哪些变化?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提纲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啰唆。提纲要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习作应该围绕提纲去写,提纲中没有的可以不写或简单带过。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列出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完后互换阅读,认真修改。
习作指导
习作例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转眼,二十过去了,我已经长大成人。想起二十年前,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
我走在公路上,现在大家用的都是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比以前的汽车快了十倍,不用油,只需要太阳光就能开动。而且也不用怕太阳躲进乌云里,这时它能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动力,并排出氧气。它还能自动清理公路上的垃圾。
走到半路上我停了下来想:这里的树怎么长得这么绿这么壮?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树不像以前,它不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还可以自动把附近的垃圾化成氧气。
回到家,我发现有个超小的东西。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我奇怪地问了妈妈,妈妈说:
习作例文
“这种东西可以自动打扫。还可以排出清新甜润的空气。如果没电了还会自动回到指定的位置充电。”
未来的家乡,都是靠大家的努力共同创造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使未来的家乡更加美丽,大自然更加漂亮!
习作例文
习作小结
人文
科技
二十年后的家乡
分段叙述
工作
环境
……
生活
习作提纲
开头
概述二十年后的情景。
中间
结尾
写变化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深化主题。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一、教学效果
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因此,我在教学本组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关于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浓浓故乡情”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乡的文学素材;接着,我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思乡之情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成了指导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课前准备活动——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对写好作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成功之处
第一步,我讲了王安石推敲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讲评的重要性;第二步,我让学生读习作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首先出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今天,我们要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或者你和亲人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然后指导想象的方法:想象家乡的景物变化。预测科技发展后,家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三、不足之处?
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再放手让学生多说。过于重视范文引路的作用,有给学生作文框架和束缚学生思维的弊病。
四、改进措施
整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但是因为缺少很细致的预设,在落实过程中就显得很粗糙,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行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