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34张+生字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素材(教学课件34张+生字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10:26:03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语文 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
新课导入
雨果评价圆明园:
视频链接
背景资料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占地约350公顷,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有“万园之园”之称。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课文朗读
不可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安澜园
武陵 宏伟 奉命 灰烬
字词学习
lán
jìn
lónɡ
línɡ
hónɡ
huánɡ

fènɡ
ɡū
字词学习
易错笔画
唐闯统销奉
毁估拱辉煌
殿陵览境宏
字词学习
宏伟:
(规模、计划等)宏大而雄伟。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诗情画意:
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众星拱月:
众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人围绕在一个他们所敬仰的或喜爱的人周围。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整体感知
损失不可估量
辉煌的过去
(1)
(2~4)
毁灭的经过
(5)
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文中两次出现“不可估量”有什么效果?
课文解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主不可估量的损失!
损失巨大
难以计算
痛惜之情
布局美
建筑美
珍贵的历史文物
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圆明园昔日有着怎样的辉煌?
课文解读
读第2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明园布局很美?
课文解读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突出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比喻
圆明园
课文解读
颐和园
熙春园
(现清华大学)

句园
(现北京大学)
蔚秀园
承泽园
近春园
读第3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明园的建筑美?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课文解读
罗列了圆明园的主要景物
排比
富丽与典雅
热闹与宁静
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课文解读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有西洋景观
坦坦荡荡
仿杭州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仿杭州西湖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课文解读
杏花春馆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
课文解读
水木明瑟
仿西洋水法驱动风扇
课文解读
“中外风景名胜”
“幻想的境界”
从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类型中可以感受到圆明园怎样的特点?
课文解读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说说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的作用。
课文解读
前半句总结前文,后半句引出下文
过渡句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课文解读
年代跨度大
种类多
数量多
惋惜
心痛
课文解读
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课文解读
历代名人书画
课文解读
各种奇珍异宝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又可以感受到什么?
课文解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场大火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课文解读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课文解读
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就这样”三个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
首尾照应
痛心
愤怒
不可置信
思考: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而这里只简短地介绍圆明园的毁灭呢?
课文解读
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更能激起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合视频,谈一谈你的感受。
课文解读
视频链接
课堂小结
损失不可估量
毁灭的经过
掠 搬 毁 烧
辉煌的过去
痛惜
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
建筑
文物
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3D复原圆明园:
视频链接(共1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语文 五年级上册
hu@
①殷勤 ②殿堂
毁灭 诋毁
13
H

左右
g$
①姑姑 ②故事
估计 评估
7
G

左右
g6ng
①提供 ②洪水
拱门 拱桥
9
G

左右
hu~
①挥手 ②浑浊
光辉 辉映
12
H
?
左右
hu1ng
①惶恐 ②蝗虫
辉煌 敦煌
13
H

左右
di3n
①臀部 ②殷切
宫殿 殿堂
13
D

左右
l!ng
①凌晨 ②棱角
山陵 陵园
10
L

左右
l2n
①贤惠 ②包揽
浏览 阅览
9
L

上下
j#ng
①眼镜 ②竟然
境界 边境
14
J

左右
h5ng
①住宅 ②宠爱
宏伟 宏大
7
H

上下
t1ng
①健康 ②池塘
荒唐 唐诗
10
T
广
半包围
chu2ng
①休闲 ②闪电
闯荡 闯进
6
C

半包围
t6ng
冒充 充电
统一 传统
9
T

左右
xi`o
①稍微 ②树梢
销毁 销售
12
X

左右
f-ng
奏乐 演奏
奉献 奉命
8
F

上下1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题眼入手,激情朗读。首先板书课题,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质疑:哪个词语你非常不愿意看到?对,毁灭。这意味着什么?损失惨痛,非常悲伤。好。带着作者的情感再读课题,读来作者命题的内涵。披文入境,感悟内涵。圆明园可谓是汇聚了中国园林特色的举世闻名的有着不可估量价值的名园。历史不会再现,如果今天让你重新勾画,你会做哪些设计呢?此问题一抛,全班立刻沸腾起来,在一声声出谋划策中将本文的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将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勾画出来,家国情怀得到很好的诠释!
二、成功之处
由课题入手直接激发情感,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聚焦问题,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最得意的地方便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将情感推向高潮,接着在创设他们创意的环节,让他们畅所欲言,价值观更加明朗。
三、不足之处
整堂课下来都是以本为本,没能借助相关资料进行体会。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真正将编者的意图落到实处,让我的教学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