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语文 四年级上册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 苏轼
背景资料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背景资料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中国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专心儒学,继承二程(程颖、程颐),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主要作品:《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朱文公文集》等。
课文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终夜不寝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字词学习
chǐ
yǐ
qǐ
zhì
qǐn
识
zhì
shí
博闻强识
认识
记住
知道,认得,能辨别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易错笔画
耻诲谓诵岂
自由读第一部分,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你读懂了哪些?和同桌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跟同学交流。
初读感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初读感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课文解读
同“智”,智慧
结合注释,说说课文第一部分的大意。
聪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课文解读
喜好
以……为耻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勤奋学习从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课文解读
记住
满足
教诲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课文解读
勤勉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课文解读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课文解读
孔子知识渊博,他为什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孔子这样说,一方面含有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学生,自己的一身学识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
课文解读
《论语》中的这几句话,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
课文解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给我的启发最大。热爱学习的人都是谦虚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懂就问,乐于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态度。
自由读第二部分,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你读懂了哪些?和同桌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跟同学交流。
课文解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 朱熹
课文解读
说说文章大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课文解读
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注意什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课文解读
朱熹为什么说“心到”是“三到”之中最重要的?
因为在读书时,只有用心思考了,眼睛才会看得仔细,嘴巴才会读得正确,脑子才会记忆深刻。
课文解读
一
二
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需用心
读书要诚实
读书需多问
读书要积累
读书要勤勉
读书要有上进心
读书不能只想不学
古人
谈读书
课堂小结
读书之法
课堂小结
本课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告诉我们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古人把自己读书的经验分享给了我们,我们应该谨记他们的教诲,勤学好问,用心读书,做有用之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拓展延伸
与读书有关的名言:25 《古人谈读书》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本文中名家都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都重视读书的积累,但是侧重点又各有不同。而且安排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久远,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依据文章题材和学生的认知状况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我设计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环节。让他们充分地准备好:一是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会背诵四句以上;二是查阅名人的名言和故事,了解每位作者,了解背景,为课堂上的交流和思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预习时做足了功课,所以在课前交流环节时能畅所欲言,也能对作品对作者谈出几点想法,为深入领悟作好了铺垫。
二、成功之处
本文虽然看似有难度,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比如:学生朗读古文的能力明显提升;制作读书卡让动手实践和语文学习的延展性有机融合!
三、不足之处
学生学得分量特别重,想象力没能被激发,缺乏思考时间。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自己试着创作读书的名言,让我的教学更圆满!(共9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语文 五年级上册
ch@
①地址 ②拉扯
耻辱 羞耻
10
C
耳
左右
hu#
①梅花 ②后悔
教诲 诲人不倦
9
H
讠
左右
w-i
①肠胃 ②刺猬
无所谓 称谓
11
W
讠
左右
s7ng
①涌现 ②木桶
诵读 背诵
9
S
讠
左右
q@
①凯旋 ②铠甲
岂止 岂敢
6
Q
山
上下
2
教育部审定
2019
义务教育教科书
强文
五年级
上册
27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版份有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盗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 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