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课件+素材(教学课件51张+生字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古诗三首课件+素材(教学课件51张+生字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09:48:57

文档简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共16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语文
四年级上册
上下
①墓地
②羡慕
M
暮色
朝暮

14

左右
①可怜
②寒冷
Y
吟唱
吟诗

7
yín
半包围
①钥匙
②提心吊胆
T
标题
题字

15

左右
①测量
②守则
C
两侧
侧目

8

左右
①蜜蜂
②锋利
F
山峰
高峰

10
fēng
半包围
①芦花
②火炉
L
庐山
三顾茅庐
广
7

左右
椽子
Y
缘由
无缘无故

12
yuán
左右
①绛色
②兴隆
X
投降
降服

8
xiáng
上下
①货物
②祝贺
F
花费
费用

9
fèi
左右
①烦恼
②项目
X
必须
须知

9

半包围
①猢狲
②孙子
X
逊色
谦逊

9
xùn
左右
①愉快
②小偷
S
认输
输赢

13
shū
2
囚9
A
已7世纪兹育
elanCO
教育部审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上册
XAAR











1世纪获盲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井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共51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语文
四年级上册
暮江吟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
作者简介
课文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整体感知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字词学习
结构分类
暮吟
易错笔画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爱
字词学习
这里指珍珠
课文解读
找一找: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课文解读
“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柔和
亲切
课文解读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怎样的景象。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
课文解读
“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热爱
赞美
课文解读
诗人觉得哪些景物可爱?它们为什么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
入夜
露水——犹如珍珠
月亮——好似弯弓
夕阳——斜照江面
江水——半绿半红
暮江吟
江上美景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抒发了对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白居易
自然美景
题西林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作者简介
课文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整体感知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shì
yuán
书写,题写
字词学习
题侧峰
庐缘
结构分类
易错笔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可爱
字词学习
因为
课文解读
诗人从哪些角度观察了庐山?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
侧成峰




课文解读
学完前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文解读
说说这两句诗给你什么启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客观
全面
课文解读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景
明理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横看——成岭
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不同
题西林壁
庐山奇景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遍游庐山之后的题咏。全诗道出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______和______。
真相
全貌
雪梅
作者简介
卢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自号梅坡,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主要作品:《雪梅》《春游》等。
课文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整体感知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yuè
xiánɡ
sāo
xùn
shū

xiánɡ
jiàng
投降
降落
宁死不降
降雨
服输
落下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降费须
逊输
结构分类
易错笔画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服输
不及,比不上
字词学习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诗人
同“搁”,放下
课文解读
思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动起来
拟人
梅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课文解读
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长处和短处呢?
芬芳高雅
梅花
雪花
洁白无瑕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长处
不够洁白
没有清香
短处
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课文解读
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起因
结果
梅逊雪三分白
雪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
阁笔评章
雪梅
课堂小结
难分高下
各有所长
相得益彰
课堂小结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
事物各有所长
拓展延伸
富有哲理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龚自珍